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家用含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数据(单位:h)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

D.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褐色(aaB)、红色(Abb)和黄色(aabb).

(1)若图1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A与a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与A分离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能产生1种染色体组成的配子,有4种可能.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frac{1}{32}$.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从而控制性状.
(4)已知狗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调查方案: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
②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性别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这说明了高尔基体具有(  )
A.合成蛋白质的能力B.合成脂肪的能力
C.合成多糖的能力D.合成核酸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C.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D.图中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部分的细胞体积都非常的小,主要的原因是( )

A.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B.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

C.有利于加快细胞新陈代谢速度

D.有利于细胞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左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50mL

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

25mL

75mL

无氧

适宜浓度的酵母菌液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2N、4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最多

B.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C.丙细胞中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一表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图中①②③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图二表示组织液中02含量变化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与图一中①有关,与③无关

B. 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动物细胞可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C. 溶液中甲、丙、丁分子数的多少影响溶液浓度但不影响乙进入细胞的速率

D. 图二只能说明K+的吸收速率受02浓度的影响,不能说明该过程需要图一中①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