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突触后膜中有能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其物质基础是 

A.糖蛋白B.胆固醇C.磷脂D.核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图科学家保尔·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3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 nm的缝隙,并且这两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完成,神经递质由前神经元合成,经过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______。

(3)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报道,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一种神经递质)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如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实验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轴突中已除去突触小泡)

    下表为不同浓度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问题:

Ach浓度(µmol•L-1)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1

5.31

0.4

5.01

5.24

0.5

5.00

5.16

①C处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处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轴突中除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文科) 题型:选择题

突触后膜中有能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其物质基础是 

A.糖蛋白       B.胆固醇      C.磷脂        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7株州市二模)(18分)材料一:美国“9?11”事件使四千多人遇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出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会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杂交技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的几乎所有体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较多的DNA样品,这可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复制所用的原料为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________,子代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________。

材料二: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被授予了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有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两个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连结,下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导只有在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囊泡,后者再与___________融合,而将神经递质分泌进入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突触后膜中有能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其物质基础是


  1. A.
    糖蛋白
  2. B.
    胆固醇
  3. C.
    磷脂
  4. D.
    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