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 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d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1)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并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如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菌再经筛选的方法可选育高产菌种。
2)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①分析图形,青霉菌在诱变剂的作用下由a变异为bcd,青霉素的产量不等,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①正确;

②诱变剂的使用加快了变异频率,但不会决定青霉菌的变异方向,②错误;

③图中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其中d产量最高,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③正确;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但没有进行减数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④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表为其中某些液体成分abcd的测定数据,据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

Mg+

Cl-

有机酸

蛋白质

a

b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c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d

10

140

2.5

10.35

25

-

47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或abcd组成的

B.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④和d

C.流经该组织后,②中的尿素含量增加,则表明③中进行了脱氨基作用

D.①的成分与b比较接近,能够运输脂肪的只有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B. 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 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D. 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图1中甲、乙分别是培养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物质是_____

2)为了判断甲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应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接种等量的相应浓度的土壤稀释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如果_____,则证明该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3)如果将乙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能不能分解纤维素?并简述理由。_____。该培养基的主要作用是_____

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种甲菌,对甲菌是否能产生抗生素产生了好奇。因此进行了对甲菌的探究活动。

①首先,他们想用实验室已经配置好的培养基来培养甲菌,要检测该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②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_____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_____培养基上。

③甲菌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1μm,初步推测为真菌.甲菌一定还具有的结构有_____

A.荚膜 B.核糖体 C.拟核 D.细胞膜 E.芽孢 F.菌盖

④然后,他们将获得的甲菌落和乙、丙、丁三种致病菌进行了如图2A图所示的操作处理,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观察到了如图2中的B所示现象。分析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⑤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在_____条件下进行彻底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防止致病菌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当环境温度由 25 ℃降到 10 ℃时,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 25 ℃下降到 10 ℃时,t1 t2 时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 t2 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 t3 以后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小于时间 0-t1 时单位时间的产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 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 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 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 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是该细胞的分裂图像。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中,Y期代表_____;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_____期的细胞,1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__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乙中,组蛋白基因在表达蛋白质过程中,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

A[5] B[6] C[7] D[8] E[9] F[10]

4)假设控制该动物某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若图丙中2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4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是_____

5)为了研究该细胞的分裂情况,实验人员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该细胞,追踪放射性的去向,得到该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

E.中心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F.在CD阶段细胞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及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粘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

1)通过“→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_____,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_____

2)通过“→胃粘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与途径1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当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的这种分泌调节机制称为_____

4)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具有的特点是_____

A.微量并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作用范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