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 | 亲代1号和2号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 |
C. | 若4号和5号为异卵双胞胎,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5}{9}$ | |
D. | 若4号和5号为同卵双胞胎,则二者性状差异一定来自于基因突变 |
分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5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1号和2号均正常,后代出现患病孩子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
C、若3、4号为异卵双生,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frac{2}{3}$Aa,4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frac{2}{3}$Aa,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1}{3}×\frac{1}{3}+\frac{2}{3}×\frac{2}{3}=\frac{5}{9}$,C正确;
D、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的基因型应该完全相同,不可能为一个为女孩,一个为男孩,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周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用35S标记噬菌体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B. 用人的成熟红细胞观察DNA、RNA的分布
C. 用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D. 用T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将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
C.pH和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的过程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阶段)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病毒适应环境,不进行增殖 | |
B. | 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T细胞被破坏,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 |
C. | 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 |
D. | 由图可知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饮水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如果长期不饮水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严重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
B. | 地震中的受难者在被解救之前,内环境的渗透压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较多 | |
C. | 人体内下列生理过程可以产生水:有氧呼吸、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蛋白质的水解 | |
D. | 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变性、变性;空间结构 | B. | 分解、变性;化学结构 | ||
C. | 变性、变性;平面结构 | D. | 分解、分解;空间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1:1 | B. | 2:2:1:1 | C. | 3:3:1:1 | D. | 9:3: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 | |
B. | 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含四个染色体组 | |
C. | 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就是二倍体 | |
D. | 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