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的加工与过程①有关
B.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②过程
C.溶酶体内的酶的合成与过程①无关
D.②过程合成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内质网:加工肽链;②表示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用于合成细胞壁.

解答 解:A、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正确;
B、②过程表示高尔基体上合成纤维素,用于形成细胞壁,而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需要形成细胞壁,B错误;
C、溶酶体不能合成酶,其内的酶的合成与过程核糖体、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错误;
D、纤维素属于多糖,用于组成植物细胞壁,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考生要能够通过膜上发生的反应确定相应的膜结构,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识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  )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四分体一分为二时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A-P~P~P.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ATP和ADP相互迅速转化.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受体.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X物质浓度(ng mL-1细胞内ATP浓度(nmoL mL-1细胞死亡百分率
A0801
B2703
C45010
D82025
E16570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影响消化;妨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C.1910年,摩尔根通过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1866年,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伴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
C.核酸中含5种含氮碱基D.可独立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相应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C.基因芯片可进行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表示在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温度;
(2)由图1可知,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162mg.
(3)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对该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Ⅳ、Ⅱ、Ⅰ、Ⅰ.
(4)研究者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两种光强度下,随温度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下降,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温度升高,气孔关闭(气孔开度下降),使叶片吸收的CO2减少.
②据丙图可知,适宜光强/40℃、强光/37℃及强光/40℃进行组合处理,推测这些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下降 (填上升/不变/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表是一个野山羊种群按时间顺序每隔两年的生物量变化调查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时间 t0 t1 t2 t3
生物量(g/m2  N   2N 4N4N
A.该种群净生产量在t1~t2期间的积累量为2N
B.t0~t1期间的呼吸量大于t1~t2期间的呼吸量
C.t2~t3期间该种群的出生率为0
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