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是处于稳定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在某时间段内的能量流动模式图,箭头代表能量的流动方向,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戊.
(2)能量从甲到乙的传递效率为20%;丙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14J/(cm2•y).
(3)若该草原生态系统因过度放牧而遭到破坏.停止放牧以后,逐步得以恢复,该过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恢复力稳定性将下降(或降低、减弱),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4)草原植被茂盛有利于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草原上控制鼠害保护植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分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戊是无机环境.
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解答 解:(1)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戊是无机环境,不属于生物群落.
(2)据图可知:甲同化量为920+300+280=1500J/(cm2•y),乙的同化量为300J/(cm2•y),因而能量从甲到乙的传递效率为$\frac{300}{1500}×100%=20%$.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图中丙用于呼吸作用消耗能量为16J/(cm2•y),丙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30-16=14J/(cm2•y).
(3)过度放牧的草原,由于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以及土壤条件,在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在恢复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将下降.
(4)草原植被茂盛有利于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草原上控制鼠害保护植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故答案为:
(1)戊
(2)20%   14
(3)次生演替下降(或降低、减弱)土壤条件
(4)间接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不仅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来,还控制着物质的进出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如图所示图一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模式图,图中进出细胞的不同形状的物质可以是不同种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图二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图一中的B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的亲水性磷酸(头部)冲外.
(2)如果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细胞首先会因图一中的b(填填图中番号)过程而发生质壁分离,在此过程中,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会通过图一中的
e(填图中番号)过程不断通过细胞膜,最终导致d (填图中序号)过程发生而质壁分离复原.
(3)图二中的激素如果是一种蛋白类激素,其合成场所应该是在内分泌细胞的核糖体,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会使细胞膜面积增大,靶细胞的①对应图一中的A(填图中番号).
(4)吞噬细胞是人体中的一种免疫细胞,其吞噬外来抗原形成吞噬泡,在溶酶体中将抗原降解,后细胞膜表面会发生相应变化,通过图二中的B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而植物细胞间是通过图二中的②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转基因奶牛和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培育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A为目的基因,可通过PCR技术扩增.该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双链复制.在PCR反应体系中应含有扩增缓冲液、4种原料、模板DNA、引物及热稳定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
(2)⑤过程所用的技术为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其根本原因是此细胞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在构建重组质粒B过程中,目的基因两端还必须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用含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水稻细胞后,采用DNA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水稻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3)培育转基因奶牛过程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其中④过程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实验小组同学探究月季茎尖细胞分裂的实验过程中在显微镜下拍摄的一张照片,茎尖取材时间为上午10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午10时取材是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旺盛,处于分裂期细胞多
B.制片时漂冼的目的是冼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着色
C.①细胞处于分裂中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
D.据图可知在月季细胞周期中分裂后期时间长于分裂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学家通过转人四种基因,可使体细胞形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类似功能,但并不能发育成胚胎.我国科学家利用iPS细胞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小小”(流程见图).

(1)过程①从亲代鼠体内获得皮肤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科学家向经培养的细胞导入四种基因(过程②),使其形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但基因导人受体细胞没有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你认为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用经过修饰的(逆转录)病毒引入.
(2)iPS细胞在体外已成功地被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心血管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等,这说明iP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科学家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通过向人体移植iPS细胞使功能出现异常、损伤或退化的器官得以修复,它的优点是可避免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
(3)我国科学家通过将iPS细胞注人四倍体囊胚再经④过程胚胎移植技术移入代孕母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最终获得克隆鼠及其后代.诱导二倍体细胞融合形成四倍体细胞的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醉、灭活的病毒等.移入的胚胎能够在受体子宫内存活发育是因为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生理和组织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从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B.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和器官(或部位)不同
C.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乙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比A点更显著
D.曲线乙表示的是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表示一个质壁分离后正在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表面积逐渐变大B.b的颜色逐渐加深
C.c的浓度比外界浓度低D.d的体积在整个过程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每年在经历雨讯后的水位都上升,然后再转为下降状态,湖泊就变成万亩草原.受鄱阳湖枯水期持续低水位的影响,鄱阳湖生物资源衰退,给周围地区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江西省政府正在积极釆取应对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鄱阳湖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随机取样,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2)鄱阳湖是白鹤越冬地,白鹤主要靠挖掘水下泥土中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其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河蚌、植食性小鱼、螺等.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相关的食物网.

(3)由于水量减少及人为捕捞,鄱阳湖中各种鱼类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大肉食性鱼类.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少.
(4)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绿草黄花”为牛、羊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最近江西省政府正在就是否兴建鄱阳湖水坝展开讨论.兴建水坝在草地、水土保持,蓄洪、防洪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和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的特点是( )

A.分解有机物 B.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释放二氧化碳 D.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