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生殖隔离,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发生了变异,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它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分析 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3、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
4、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可分为:生态隔离、季节隔离、性别隔离、行为隔离、杂种不育等.

解答 解:(1)由于各个海岛被海洋隔开,地雀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不同种群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由于环境等条件不同,即自然选择不同,使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的差异,逐步出现了生殖隔离.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这是生物进化的变异造成的.由于变异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种群进化的方向.
故答案为:
(1)地理隔离     基因      生殖隔离
(2)变异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点评 本题是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分析题干梳理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另外要注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构成生命的各类物质基础之间并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如皮肤中的胆固醇这种脂类物质在照射太阳光的情况下可以转变为维生素D.根据下列概念图回答问题:

(1)A表示含氮碱基,共有4种,请写出其英文符号A、T、C、G.
(2)B表示的是脱氧核糖.
(3)D表示的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4)E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5)如果E是RNA,则A表示的部分与DNA不同的一种是U(写出英文符号),B表示的是核糖,D表示的是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裸子植物的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萌发率很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2,4D能否提高该种子的萌发率”,用4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两组种子,实验结果如图.对此实验的评价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对照设置不全面
B.浓度范围设置合理
C.两线交点对应的是处理种子的最适浓度
D.砸裂种皮导致全部种子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2)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
(3)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
(4)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工程酵母菌的发酵罐产气多,其原因是其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时产生CO2的速率更快.
(5)酵母菌一定具有的结构有ABF(多选).
A.细胞膜   B.核糖体   C.拟核   D.荚膜   E.芽孢    F.细胞壁
(6)保藏菌种宜使用固体(物理形态)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据如图所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请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有2个氨基,2个羧基.
(2)形成这种化合物的不同氨基酸的R基编号是bdg.
(3)该化合物是三 肽,由3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
(4)该化合物中肽键的编号是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1中A、B所示.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竞争.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图1,回答问题.
在B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D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3)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l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D头.
A.30    B.32    C.64    D.96
②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BC.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4)某同学为了调查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选取并确定合适的样方面积.
②在该植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算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该设计步骤中的科学性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取样方法不对;应在该种群地中随机取样.
②更正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整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甲是某湖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引进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请写出此时鲫鱼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绿藻→轮虫→鲫鱼.
(2)图乙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40条、标志的1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在t1时是150条.
(3)图乙中,在t1和t2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请根据第(2)小题的数据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标出tl、t2对应的实际数值).
(4)下表是该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A、B、C为不同的营养级,D为分解者
同化总量(106J)储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能量(106J)
A950250700
B1003565
C15510
D18080100
分析如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50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生物膜都含有磷脂成分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各种生物的氨基酸基本相同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