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人群中会出现性染色体为XYY的男性(可育).如图为某家系卷发与直发(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遗传图谱,图中6号为XYY男性.

(1)卷发与直发基因位于常染色体,2号控制头发形态的基因型是Bb,II中同时出现卷发、微卷、直发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2)6号个体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2号形成配子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两条Y染色体进入同一个精子中,6号与一个头发微卷女性婚配,生育一个卷发染色体正常女孩的概率是$\frac{1}{12}$.
(3)已知卷发基因引起毛囊分泌管道产生不同程度的弯曲,角蛋白所含氨基酸之间通过二硫键形成特殊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头发弯曲.头发拉直的过程中,借助还原剂和氧化剂重新构建形态,该过程中角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否(是/否)发生改变.

分析 分析题图:1号和2号都是微卷法,但他们的孩子中有卷发和直发,即发生性状分离,且它们的女儿(7号是卷发),说明控制卷发和直发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微卷发个体是杂合子.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卷发与直发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号为微卷发,则控制头发形态的基因型是Bb;Ⅰ中个体均为微卷发,但II中同时出现卷发、微卷、直发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2)6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即由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Y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此可见其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父亲(2号)形成配子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两条Y染色体进入同一个精子中;6号个体(BB或bb)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其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X:YY:XY:Y=1:1:2:2,与一个头发微卷女性(Bb)婚配,生育一个卷发染色体正常女孩(BBXX或bbXX)的概率是$\frac{1}{2}×\frac{1}{6}$=$\frac{1}{12}$.
(3)已知卷发基因引起毛囊分泌管道产生不同程度的弯曲,角蛋白所含氨基酸之间通过二硫键形成特殊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头发弯曲.头发拉直的过程中,借助还原剂和氧化剂重新构建形态,该过程中角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是空间结构.
故答案为:
(1)常     Bb     性状分离
(2)2号形成配子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两条Y染色体进入同一个精子中   $\frac{1}{12}$
(3)空间结构    否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能根据系谱图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遗传性乳光牙患者因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a表示):

(1)乳光牙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若Ⅱ的乳光牙女子和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frac{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如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ddRr.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2}$.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应先选出表现型为矮秆抗病植株,为了选出该种表现型的植株,应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再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frac{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frac{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12:6:2:1(不论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国际班10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的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A.分子原子层次 B.细胞层次

C.种群和群落层次 D.个体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1.

(1)据图1分析:
①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成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②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③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请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释.母亲减数分裂正常,形成Xb卵细胞;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形成XBY精子;XBY精子与Xb卵细胞结合形成XBXbY的受精卵
(2)图2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假设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Ⅲ9与Ⅲ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frac{17}{24}$.
(3)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禁止近亲结婚.如果进行染色体分析,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期)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酶A为解旋酶,a、b、c合成完毕后为同一种肽链
B.图2中的遗传病很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人群中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C.图3中,a过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且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D.图3中,b表示花药离体培养,c表示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参考资料1:蚕豆病是一种伴X单基因遗传病,表现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病.g 基因不能控制合成G6PD,GF、GS基因均能控制合成功能正常的G6PD,分别记为G6PD-F、G6PD-S.
参考资料2:在人类胚胎发育早期,雌性体细胞的两个X染色体中会有一个随机失活(其上的基因无法表达),且这个细胞的后代相应的X染色体均发生同样变化.
下面图1是蚕豆病的遗传系谱图,图2为该家系几个成员的基因电泳图,根据参考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均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

(1)蚕豆病患者平时不发病,当食用新鲜蚕豆等才发病.说明患者发病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Ⅱ-8的基因型为XGSY.
(3)Ⅱ-7患蚕豆病的原因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多数胚胎细胞中含正常(GF或XGF)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
(4)Ⅱ-7与Ⅱ-8婚配
①取这对夫妇所生女儿的组织,进行单克隆培养,分离其G6PD基因片段进行电泳,若电泳结果出现G6PD-F带,则可以判断其女儿的基因型为XGSXGF
②取该夫妇所生男孩的多种组织,进行与①的相同处理,若结果出现G6PD-F带和G6PD-S带,可以推测产生的原因是父亲(父亲或母亲)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不分离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国际班10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占肝脏细胞干重最多的有机成分是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016学年甘肃天水太安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共9分)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19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这表明:细胞膜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______,这是_______作用的结果。

(3)1925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____倍。

(4)1933年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上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