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将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
D、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专题:
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解答: 解:A、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盖上,再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的一侧,A错误;
B、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在培养酵母菌时,不能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错误;
C、早期培养和培养后期每天都需要取样一次,C错误;
D、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囊胚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滋养层可以形成胚胎的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
B、内细胞团细胞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
C、内细胞团细胞的全能性很容易表达
D、个体中有部分组织与器官不是由内细胞团的细胞分化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按如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50mL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25mL75mL无氧
25mL75mL遇氧
50mL未处理25mL75mL无氧
25mL75mL通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若美洲狮的食物
2
3
来自鹿,
1
3
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多少Kg?(  )
A、175kgB、125kg
C、50kgD、25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
(1)在鉴定苹果组织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将鉴定用的
 
试剂注入样液试管后,样液颜色呈
 
色.经隔水加热处理,试管中的样液颜色变成
 
色.
(2)鉴定细胞中脂肪的材料一般用花生,鉴定试剂是
 
,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由透明变成了
 
色.
(3)将鸡蛋清稀释后滴入
 
试剂,可见溶液颜色变成
 
色,这可鉴定生物组织中的
 
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分析如图曲线,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
B、影响C~D段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D、该曲线可代表酵母菌在锥形瓶中的生长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藻和烟草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内丰富的膜系统是细胞内化学反应高度有序的原因之一
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溶于丙酮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⑤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阅读下面的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当代,器官移植已成为挽救某些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头痛的事.“人耳老鼠”的培养成功,为人类器官移植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人耳老鼠”是一只裸鼠,全身没毛,红眼、尾长,“人耳”与裸鼠的躯干几乎等长.这只裸鼠背上的“人耳”形成的过程是:先用一种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的模型支架,然后让人体的软骨组织细胞在这个支架上繁殖生长.一周以后,在裸鼠的背上割开一个口子,将培育过的这个“人耳”模子植入缝合,软骨组织的细胞不断增殖,聚羟基乙酸做成的支架慢慢地被机体降解吸收,使“人耳”和裸鼠融为一体.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人耳”的软骨组织来自人体,但“人耳”外的皮肤则来自裸鼠.由于人的软骨组织对裸鼠来讲是一种非己成分,裸鼠必然要排斥,因此,这只“人耳老鼠”在缝合手术前已对其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其丧失了免疫力.它很容易被病原体感染,故“人耳老鼠”要在无菌的环境下饲养.
(1)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通过E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可以培养出人造组织器官,解决上述问题.ES细胞也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在培养液中加入
 

,如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2)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
 
;在功能上,具有
 
.另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对它可以进行
 
,也可进行
 

(3)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以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其中核移植可以分为
 
 
.其中
 
的难度明显高,原因是
 

(4)猪的内脏构造、大小、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采用的方法是将器官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
 
,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