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有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B.有少量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部分完整的大肠杆菌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A

解析试题分析: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经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现测得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其原因可能是:(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教材中基础实验的掌握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4,4 B.5,4 C.4,5 D.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 kg,至少需要生产者1000 kg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B.CO2C.胰岛素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 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右图的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经免疫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花粉植株的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可脱分化形成胚状体阶段,再发育成花粉植株
B.花粉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花粉植株
C.花期早期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D.花期后期的花药比早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植物对离子选择性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对离子选择性吸收的特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B.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蛋白的有无,决定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种类
C.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多少,影响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多少
D.根呼吸强度也影响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