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人体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与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见图,分析回答:
(1)胰岛素由胰岛B合成分泌,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胰岛素能够降血糖是因为其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同时检测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含量,血糖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前,胰高血糖素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后 (填“之前”、“之后”或“同时”).
(3)图示数据说明,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低,且高峰延迟(“提前”或“延迟”)出现.
(4)非糖尿病肥胖者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填“增加”、“降低”或“基本不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形成胰岛素抵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肥胖者尽早减轻体重,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5)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减少)摄食行为.
①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识别瘦素.
组别处理措施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1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
2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3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
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不能正常产生瘦素.
为排除手术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两只正常小鼠连体共生的对照实验.

分析 据曲线图分析: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都较正常人升高,说明这两种人的胰岛B细胞正常,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分析表格: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说明A小鼠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说明B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瘦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解答 解:(1)胰岛素由胰岛B合成分泌,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胰岛素能够降血糖是因为其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先升高,胰岛素接着升高,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浓度上升.原因是口服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并释放进入血液,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据图分析: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低,高峰延迟出现.
(4)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
(5)①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下丘脑的某些细胞能接受到瘦素信号,故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
②)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说明A小鼠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说明B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瘦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对照组就是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而进行的一组实验,通常是为了排除某个因素的干扰.本实验中为了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两只正常小鼠连体共生的对照组,其他条件同实验组.
故答案为:
(1)胰岛B    血液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之前   之后
(3)低  延迟
(4)降低   降低
(5)①细胞膜上的受体     
②高    不能正常产生瘦素    两只正常小鼠连体共生

点评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主要考查胰岛素的分泌及糖尿病的形成,要求学生理解与运用糖尿病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研究高压电场对小球藻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对小球藻给予一定场强的高压电场以不同时间的处理后,在温带25℃和光照强度40001x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7.5小时后,对藻液中小球藻的密度、溶解氧浓度以及叶绿素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见下表.
 高压电场处理时间
(min)
小球藻的密度 
(万个/mL)
溶解氧浓度
 (mg/L)
叶绿素的含量
 (μg/L)
 0(对照) 331.85 13.24 47.83
 10 322.83 23.16 50.40
 15 343.63 23.92 53.82
 20 338.85 27.50 50.59
 25 358.56 16.31 59.75
(注:小球藻起始密度为300万个/mL,溶解氧起始浓度为8mg/L,叶绿素起始含量为30μg/L.)
请据表分析回答:
(1)小球藻在光反应阶段时,将水裂解为O2和[H],后者可将C3还原.实验中若光照过弱,会导致藻液中溶解氧浓度降低,主要原因是光反应减弱导致产生的氧气减少,而呼吸速率不变,呼吸作用也会消耗氧气.
(2)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高压电场处理20分钟的实验组,小球藻的净初级生产量最大,用溶解氧表示,该实验时段内每L藻液的净初级生产量=27.50mg.
(3)实验结果表明,在小球藻的密度和叶绿素含量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经高压电场处理一定时间后的藻液中溶解氧浓度增加明显,主要原因是小球藻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数量有所增加,导致其光合作用能力提高.
(4)实验中,利用显微镜对小球藻的密度进行镜检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中理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黑龙江省2016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植物生理学家对黑藻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边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放出气泡。他们以灯作为光源,移动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 1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点的C3含量____2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点。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 3

(3)科学家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③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 4 ,由③转移至④的物质主要包括 5

(4)图3中如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6 (填“大于”、“小于” 、“等于”或“无法比较”)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黄瓜中偶尔有“苦黄瓜”.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黄瓜的苦味物质----葫芦素主要由两个“主控开关”控制,叶苦与非苦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果苦与非苦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二者独立遗传).现将叶和果实均苦味、叶和果实非苦味的两品系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叶和果实非苦味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叶片中葫芦素的含量能有效抵御害虫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图是葫芦素形成的遗传机制示意图,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若你是育种工作者,应选育基因型和表现型为叶苦果非苦(aaBB)的黄瓜,为了获得这样的黄瓜可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在F2中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frac{1}{3}$,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还需进行连续自交,并不断淘汰叶苦果苦 (表现型)的个体.
(3)由图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探究秋水仙素对四倍体蓝莓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蓝莓幼苗,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结果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B.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蓝莓的简便方法是用四倍体果实与二倍体果实进行比较
C.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1%时,蓝莓诱变率与处理时间成负相关
D.由实验结果可知,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蓝莓幼苗1天时,最易获得突变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D]磷脂双分子层.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E]糖蛋白(糖被).
(3)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性.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B(填写标号).
(5)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亲本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而丢失.
②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源于染色体的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的连接而导致
B.性质和剂量不同的辐射处理,诱发出相同的基因突变,说明了变异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定向产生
C.基因座位指是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D.对遗传病的“选择放松”导致致病基因频率增加,但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