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命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
A.(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B.(2)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时期最可能在S期
C.如果(3)图表示某生物的次级卵母细胞,那么,在通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D.(4)图中①④中的碱基不完全相同,③约有20种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是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是有丝分裂周期图;(3)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图;(4)是转录和翻译过程.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可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 解:A、当温度没有达到最适温度时,(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A正确;
B、肿瘤细胞增殖的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该过程发生在间期的S期,所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B正确;
C、(3)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在没有进行细胞分裂时为4条,但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多为8条,C错误;
D、(4)图中①是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④是m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不相同;③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酶、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2种植物,一种在强光下生长,一种阴生生长.从这2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光强(μ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叶片A-20-10-5-15152830
叶片B-2-0.51.536101211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强光下的叶片是A;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2)当光照强度为10 μmol光子/m2•s时,叶片A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光照强度>600μmol光子/m2•s时,制约叶片A放氧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3)如果在某光照强度下,叶片放氧速率为零,其生理学含义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如果用此光强照射农田作物,则作物很难正常生长,分析原因是达到单叶光补偿点时,群体内部,特别是中下层的叶片的光照强度仍在之下,这些叶子不但不制造养分,反而变成消耗器官,所以生产上注意合理密植.(或: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综合一天的总呼吸量大于光合作用,所以作物很难正常生长).
(4)若绘制A、B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μ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A、B两叶片净光合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阅读下列有关资料.

资料1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据图回答问题(1)(2).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代谢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图中糖分解过程进行的场所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有①③④(填序号),酵母菌能进行的糖分解代谢过程有①②③(填序号);人由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机体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①②(填序号).
(2)人(还有鸟类和哺乳类)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有什么关系?细胞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中有很大的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
资料2 如图2所示,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3)图甲的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W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中曲线上的X点将向下移动,Y点将向左移动.
(4)在图乙装置的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隔热装置(假设其对透光性无影响)则可用于探究光照强度(或光质)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若实验中每隔15min加大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变小或广口瓶中的CO2含量降低,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O2释放量减小,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关于人体水、无机盐平衡调节活动中,正确说法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物质
B.该原理解释了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产生了渴觉现象
C.该原理属于负反馈调节
D.该原理可以解释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激发饮水行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 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则以上两种情况中,染色体畸变分别发生于什么之中(  )
A.精子,精子B.精子,卵细胞
C.卵细胞,卵细胞D.精子,精子或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表示病原体A(抗原A)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机制的模式图.图中a~d表示过程,甲、乙、丙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的是细胞甲、细胞丙、抗体.
(2)图中d过程能阻止病原体A繁殖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若该抗体同时会攻击肌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将会使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过程受阻,可能出现重症肌无力现象,这种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3)图中a过程显示细胞甲(B淋巴细胞)只能接受抗原A的刺激,而不能接受抗原B的刺激.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某种抗原只刺激特定的B淋巴细胞,而不作用其他的B淋巴细胞.(提示:如果体内的某种B淋巴细胞消失或丧失其功能,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
实验材料:多只健康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发出射线定向杀死细胞)标记的甲种抗原,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乙种抗原等.
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
给小白鼠注射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再给小白鼠注射等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甲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再给该小白鼠注射等量乙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4)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靶细胞刺激记忆细胞产生效应T细胞,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乙细胞中染色体个数、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  )
A.8  8B.4  4C.8  4D.4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这与其含量最高有关
B.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比糖类高,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C.细胞中的RNA分子一般是单链,且不含氢键
D.细胞中的一个环状n肽分子被彻底水解需要破坏n个肽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乙、丙三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按如下三个流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兴趣小组甲  挑选葡萄→→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兴趣小组乙  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试管苗
兴趣小组丙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接种于培养基→计数
(1)甲组同学生产的果酒中带有一股醋酸味,可能的原因是:酒精发酵后期进入了空(氧)气,反应温度过高达到了30--35℃,导致醋酸杆菌大量生长产酸.
(2)乙组同学欲按此原理生产蝴蝶兰组培苗,要让其分化出根,应适当降低(用升高或降低作答)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
(3)生物兴趣小组丙欲按上流程统计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高效降解原油的某菌株的数量.其流程中对土壤液稀释的作用是:使接种后能形成单菌落,便于后面计数;土壤样品稀释后应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方法接种于以原(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4)分析甲、乙、丙三组中“控制杂菌污染”最粗放的那一组实验仍能成功的原因.控制杂菌污染”最粗放的是甲组,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