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固定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rac{b}{y}$×100%(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丙所示.如果丙所需的能量有$\frac{1}{2}$直接来自甲,则要使丙能量增加24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360kJ.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在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少.
图乙中: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某一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其中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的有机物中.
图丙中有两条食物链,即甲→丙、甲→乙→丙.

解答 解:(1)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图甲中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个体数量往往也越少.
(2)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Ⅱ同化的总能量为b,因此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rac{b}{y}$×100%.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图丙中有两条食物链,即甲→丙、甲→乙→丙.丙所需的能量有$\frac{1}{2}$直接来自甲,则要使丙能量增加24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24×$\frac{1}{2}$÷20%+24×$\frac{1}{2}$÷20%÷20%=360kJ.
故答案为:
(1)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或营养级高的物种,往往体型较大) 
(2)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frac{b}{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360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正确分析题图,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金属笼里肉块消失的是胃里的化学物质
B.本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胃对食物只有化学性消化
C.为验证实验结论可将胃液提取出来,单独与肉块进行混合,观察肉块是否消失
D.本实验结果说明将肉块分解的是胃里的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花园里栽着某种植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第一组:取两株开白花的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中总是约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
第二组:F1植株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F2)全开白花.
第三组:F1植株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F2)中则既有开红花的,也有开白花的,且在调查的3213株植株中,1809株开红花,1404株开白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红花色素合成有关的基因用A、a,B、b,C、c…表示(若你认为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你认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以此类推).根据上述实验,控制白花与红花的基因至少在两(一/两/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2)第三组杂交实验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其中纯合子占$\frac{3}{7}$.
(3)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请写出第一组的两个白花亲本的杂交组合Aabb×aaBB 或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其精子的染色体组数和条数分别是(  )
A.6组B.3组C.42条D.21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几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Ⅱ、Ⅲ、Ⅳ.图中某一细胞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细胞,其最显著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Ⅳ属于低等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有细胞壁和中心体.
(2)若Ⅰ细胞能产生抗体,那么在抗体合成及分泌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是⑦①⑥②(填标号).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3)Ⅱ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与此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线粒体.
(4)上述细胞遗传物质是DNA的是Ⅰ、Ⅱ、Ⅲ、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①哮喘病     ②青少年型糖尿病   ③并指      ④21三体综合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雄性个体(图中只显示其中的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2)乙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3)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4)丁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DNA分子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DNA的平面结构,则图乙是DNA的空间结构.甲结构中下列编号的中文名称是:
2脱氧核糖; 4腺嘌呤.
(2)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3)若该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780.
(4)假定大肠杆菌中只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15N的DNA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三次,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frac{b+7a}{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问题:
(1)直接给细胞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A-P~P~P,根细胞形成它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有氧呼吸作用(细胞呼吸)(填生理过程).
(2)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脱离一个磷酸基团,形成ADP.
(3)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②③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
叶绿体基质.提取色素时用无水乙醇(有机溶剂),四种色素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

(4)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ATP、[H](填物质).
(5)写出光合作用中能量转变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