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植酸酶,是酶的品种之一,在动物饲料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植酸酶能分离出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盐)结合的其它营养物质.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空间结构,最终通过改变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再通过基因工程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显微注射法方法转入猪的受精卵中.将早期胚胎培养至一定时期通过胚胎分割移植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植物被推广种植,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减少环境中磷的污染,但该基因可能扩散到环境中.

分析 1、蛋白质工程的过程:(1)根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2)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 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解答 解:(1)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空间结构,然后改变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基因工程中,通常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的受体细胞.根据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该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为:外源植酸酶基因→农杆菌→大豆细胞→大豆植株再生→鉴定.
(3)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受精卵中时,一般用显微注射法.受精卵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时期可以利用胚胎分割移植方法,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基因工程能够使个体表现出人们所需要的性状,减少环境中磷的污染,但可能会随个体的杂交,扩散到环境中去,造成基因污染.
故答案为:
(1)空间结构    氨基酸序列
(2)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3)显微注射法   受精卵     胚胎分割移植
(4)减少环境中磷的污染,但该基因可能扩散到环境中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的基本技术,并且深入考查了相关基础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和理解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________,以其作为模板,在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__________,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____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速度与含量多少有关
B.甲基绿和吡罗红与斐林试剂使用方法类似,均为混合后使用且应现用现配
C.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用苏丹Ⅲ染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应用清水洗去浮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

(1)如图1所示的细胞为浆细胞,它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由该细胞参
与的免疫为体液免疫.
(2)与抗体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2、3、4、6.(填标号)
(3)如图2是细胞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C、D两个过程表示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4)在此免疫过程中,C图中的效应T细胞细胞还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来加强杀伤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BDE.
(2)D细胞有4条染色体,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有4个DNA分子,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有2条.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
(4)A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中甲、乙代表物质(或结构),丙表示两者的共性(或相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真核细胞;乙:原核细胞;丙: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有遗传物质DNA
B.甲:脱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的碱基有三种相同,都有磷酸
C.甲:胰岛素乙;抗体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D.甲:颤藻;乙:水绵; 丙:都为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该种子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最初几天里,脂肪含量逐渐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脂肪转化为了糖类,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填“C”、“N”或“O”).
(3)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

I.已知观察该标本时所用的镜头如图,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

请从上图中找出与图象c、d对应的组合:c:②③;d:①④.
II.选择组合②④,则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100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长度(填“长度”或“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若此时视野中观察到均匀分布的细胞为16个,则换为②③组合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约为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与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图1是正常小鼠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B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正常机体血液中C的含量变化对A、B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机体还会发生其他调节过程,其中C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调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立毛肌);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还有血糖平衡的调节以及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3)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切除甲状腺,乙组不做处理;给予相同且适宜的饲养条件,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活动量或测其耗氧量.该方案不科学,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甲组切除甲状腺并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切除甲状腺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A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成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2)B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frac{1}{3}$.
(3)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昔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做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该21三体综合症的患儿为男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5+XY,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父亲.其减数分裂过程如右图,图中所示精(卵)细胞,不正常的是DE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