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 |
B. | 某种群灭绝后不影响本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降低 | |
C. | 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 |
D. |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个体,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
分析 本题是对新物种形成的概念、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和自然选择的实质与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性考查,梳理新物种形成的概念、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和自然选择的实质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解答 解:A、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某种群灭绝后会使一部分基因消失,导致本物种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B错误;
C、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不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C错误;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种群中的有利变异个体进行选择,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只是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物种形成的标志,自然选择的实质与结果,生物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 |
B. | ①②③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 |
C. |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 |
D. |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小麦根尖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和分布来判断细胞分裂时期 | |
B. | 用小麦的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时要加入SiO2、CaCO3和无水乙醇等 | |
C. | 用健那绿染液将小麦的叶肉细胞处理后,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 | |
D. | 用一杂合子小麦连续自交,纯合子的比例会逐渐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 |
B. |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
C. |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 | |
D. | 对生物种群来说基因突变可丰富种群的基因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植物分生组织 | 细胞周期的时间/h | ||
A时期 | B时期 | 合计 | |
物种1 | 15.3 | 2.0 | 17.3 |
物种2 | 18 | 1.5 | 19.5 |
物种3 | 16.5 | 2.0 | 18.5 |
物种4 | 13.8 | 1.5 | 15.3 |
A. | 碱基类似物、秋水仙素可分别使a、b时期的细胞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
B. | a时期细胞核中在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通过高倍镜观察染色体 | |
C. | 最好选择物种4的分生组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分裂间期最短 | |
D. | 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有同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 |
B. |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
C. |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原的菌株 | |
D. |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既可以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又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
B. |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运用了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的原理 | |
C.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
D. | 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膜上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 |
B. | 发菜细胞的RNA、蛋白质合成发生在不同的空间 | |
C. | 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基质中均含有氧呼吸的酶 | |
D. | 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