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1为患甲病女性,而其儿子正常;Ⅱ1、Ⅱ2正常而Ⅲ2患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而其儿子患乙病,说明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由Ⅱ1、Ⅱ2、Ⅲ2可知,甲是隐性遗传病,再由Ⅰ1和Ⅱ3可知,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Ⅲ3、Ⅲ4和Ⅳ3可知,再结合Ⅲ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据Ⅲ2患甲病,可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Ⅲ2的基因型为XBXb,可进一步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据Ⅲ2患甲病→Ⅱ1、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可推知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Ⅲ2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从患甲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frac{2}{3}$Aa,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的基因型为Aa,可推知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frac{1}{4}$×$\frac{2}{3}$=$\frac{1}{6}$.从患乙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后代患乙病男孩的几率为$\frac{1}{4}$,因此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6}$×$\frac{1}{4}$=$\frac{1}{24}$.
(4)从患乙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4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Ⅳ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2}$XBXB,$\frac{1}{2}$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则生下一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frac{1}{2}$×$\frac{1}{2}$=$\frac{1}{4}$.
故答案为:
(1)常 X 隐性
(2)AaXBXb AAXBXb或AaXBXb
(3)$\frac{1}{24}$
(4)$\frac{1}{4}$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判断甲、乙的遗传方式;其次根据表现型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逐对分析法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水平升高 | |
B. | 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胰岛素分泌增加 | |
C. | 胰高血糖素会抑制糖原的分解 | |
D. |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将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可用于还原性糖鉴定的实验材料是( )
A.番茄 B.梨 C.卵白 D.花生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些氨基酸因缺乏合成的中间产物而无法在人体细胞内合成,这类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下列各项中,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
A.谷氨酸 B.赖氨酸 C.丙氨酸 D.天冬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为植物特有的糖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核糖和乳糖
C.蔗糖和纤维素 D.脱氧核糖和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蔗糖分子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 |
B. |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 |
C. | 当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 |
D. | 用蚕豆叶下表皮观察到的叶绿体主要存在于保卫细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进行复制,另一条链不复制 | |
B. | DNA分子中的一半复制,另一半不复制 | |
C. | 每一个子代DNA均保留了其亲代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 | |
D. | 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产生两个DNA分子,一个为亲代DNA分子,另一个为子代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产生的O2可进入甲并有一部分扩散到细胞外 | |
B. | 在a、b、c中,都能产生ATP和[H] | |
C. | 乙同化作用所需的原料只能来自细胞内 | |
D. | 该植物细胞不可能含有液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