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日常交际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酒精,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已是屡见不鲜.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在肝脏中代谢过程如图:乙醇
乙醇脱氢酶
乙醛
乙醛脱氢酶
乙酸
①酒精进出细胞方式为
 
,所以喝酒后酒精能够很快运输到全身各处.
②已知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乙酸无毒.下列几种类型人中喝酒最危险的是
 

A.两种酶均无的人    B.两种酶均有的人   C.只有乙醇脱氢酶的人    D.只有乙醛脱氢酶的人
(2)喝酒的人走路容易东倒西歪,其原因是酒精麻痹了
 
,致使运动不协调、不能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这是酒后驾车危险的原因之一.
(3)交警确认驾驶员是否酒驾的一种方 式是让驾驶员向装有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中吹气,如果颜色变为
 
,则确认驾驶员为酒后驾车.
(4)如图1为利用酵母菌发酵产酒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和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在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发现没有血细胞计数板,于是釆用了如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粗略计数.某次计数时随机选取的几个视野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该次抽样的样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
 
个/mL.若某次计数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数量太多,且远多于红细胞数量,为了统计准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已知红细胞密度为5000个/mL)
视野1 视野2 视野3 视野4
红细胞 6 5 5 6
酵母菌 31 24 26 29
②从能量角度分析,25h前酒精产生速度较快的原因是
 

③分析30h后限制酵母菌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80h后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④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酒精浓度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为了能够持续高效产酒,请提出可操作的措施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酒精、酵母菌发酵,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酒精进出细胞方式为自由扩散;由于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而乙酸对人体无毒,所以只有乙醇脱氢酶的人体内的乙醛浓度高,喝酒最危险.
(2)人的小脑是协调随意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的,喝酒的人,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所以走路容易东倒西歪.
(3)检测酒精发酵要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如果颜色变为灰绿色,则说明含有酒精.
(4)①视野中红细胞平均5个,酵母菌平均25个,所以抽样的样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25000个/mL.若某次计数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数量太多,且远多于红细胞数量,则应将酵母菌样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观察.
②25h前,酵母菌快速繁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通过加快无氧呼吸,释放能量,满足繁殖所需.
③由于营养物质有限,所以30h后酵母菌数量增长受到限制;80h后酵母菌数量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酒精和有害物质,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导致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
④根据第③小题的分析,如果持续添加营养物质和及时提取产生的酒精等有害物质,则能够持续高效产酒.
答案:(1)①自由扩散    ②C
(2)小脑
(3)灰绿色
(4)①25000   将酵母菌样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观察
②酵母菌快速繁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无氧呼吸加快
③糖类等营养物质减少      酒精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或有害物质积累
④持续添加营养物质和及时提取产生的酒精
点评:本题考查人脑的功能和酵母菌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图中DNA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含有此DNA的大肠杆菌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
3
4
B、该DNA一个碱基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
G+C
T+A
的比例不同
D、若该DNA中的A的含量为30%,则嘧啶的含量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为人体细胞和大麦细胞内某重要生理活动的图解,请分析图中信息并回答问题:
I.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即胆固醇包裹于蛋白质内部.人体内有
2
3
的LDL经受体途径进行代谢,图1表示LDL的降解过程.
(l)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其内的水解酶能降解
 
;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利用该细胞器将抗原处理后向T细胞呈递
 
作为信号分子.
(2)胆固醇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
 
(需要/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LDL的降解过程能否体现膜的功能特点
 
(能/不能).

II.图2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表示有关过程.
(1)赤霉素主要由未成熟的种子、
 
等部位合成,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
 
的生理作用.
(2)在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息传递中间体,导致
 
,使GA-MYB基因得以表达;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利于大麦种子中淀粉的水解,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对教材中所画装置图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①号试管用于检测酵母茵发酵产生的
 
,除可用传统的检测试剂外还能用
 
水溶液检测,该水溶液由蓝变
 
再变黄,可根据水溶液变成黄色的
 
来确定该发酵产物的产量.
(2)用②号试管作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
 
对实验的干扰.
(3)图乙中曲线
 
可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曲线
 
可表示发酵液中酒精量的变化情况,曲线
 
可表示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为人工合成reAnti基因,转入猪成纤维细胞,做成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构建的重组质粒除了要有reAnti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要有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后,要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reAnti基因是否已重组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
 
上.
(3)从猪中取胎儿成纤维细胞,用
 
处理,然后进行分散培养.培养时,将培养瓶置于含
 
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去核前的卵母细胞应培养到
 
期.其去核后与成纤维细胞通过电刺激后融合,形成重组细胞,再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刺激,使之完成细胞
 
,在体外培养成重组早期胚.
(5)在进行过程⑦操作前,应用激素对受体母猪进行
 
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
(l)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控制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1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
①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
 
,F1代的基因型为
 

②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③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表现型比例为黑色:黄褐色:白色=
 

(2)该种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
①若将最初得到的R基因大量扩增后再用于基因工程,扩增时除了向PCR仪中加入R 基因和有关酶外,还必须加入
 
和4种
 
等.
②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前首先需用
 
切割R基因和运载体,形成可黏合的末端;然后依靠
 
将两者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缝合”起来.
③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让这些植株自花传粉.(注:上图2中黑点表示R基因的整合位点,假定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
 
,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
 
,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
 
,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I类型.
④实验者还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一个R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且R基因只能整合到上述两对种皮颜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其自花传粉,若子代种皮颜色为黑色和黄褐色的植株全都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
 
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若子代种皮颜色为
 
色,则植株都不具有高抗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生命科学实验的问题.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浓度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③剪取根尖,用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5~8min.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⑤用石碳酸-品红试剂染色.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秋水仙素溶液浓度(%)    分裂指数
(%)
时间(h)
清水培养时间(h)
0 12 24 36
0.01 24 10.71 13.68 14.19 14.46
36 9.94 11.99 13.59 13.62
48 7.98 10.06 12.22 11.97
0.1 24 7.74 9.09 11.07 10.86
36 6.12 7.87 9.98 9.81
48 5.97 6.68 7.98 8.56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碳酸-品红试剂是1种
 
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浓度为
 
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③若只考虑处理过程中的1个变量,如设
 
为自变量,在
 
条件下,测得细胞分裂指数(%)用柱形图表示.
(6)如图是学生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部分细胞染色体加倍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药物X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图为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的作用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需设置不加药物X的对照组
B、药物X可能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C、药物X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均影响肝癌细胞存活
D、1.0g/L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最适药物X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C、D可表示航天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
B、密封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可以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C、分解罐的分解产物E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多种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