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野兔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________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第________________年后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种群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6)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
(7)野生动物研究所对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 | 雌性 | 雄性 | 标记 | |
初 | 50 | 28 | 22 | 50 |
重 | 50 | 32 | 18 | 10 |
以上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地区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8)与此同时,还测定了一个生物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的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 第一样方 | 第二样方 | 第三样方 | |
个体数 | 3 | 5 | 4 |
①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 d b 6 b 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种内斗争等 A 0.16株/㎡ 不可靠 选取的样方数目过少,每个样方的面积太小
【解析】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据图分析,b点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点时种群数量不变,种群增长(速)率为0。
标志重捕法只适用于运动能力较强和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调查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具体过程为: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l)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种群增长呈现S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最高点d点。
(2)图中b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即种群数量为K/2时。
(3)影响该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应是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减缓的时候,即是在迁入第6年后开始的。
(4)b点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则使得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b点,可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可使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
(5)由于食物充足,没有天敌,使得种群增长速率在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加快。
(6)第8年后,种群数量达到K值,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种内斗争等。
(7)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28+32):(22+18)=3:2,A正确;该地区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2=125只/hm2,B错误;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分母变小,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C错误;由于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D错误。
(8)根据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计算各样方内的种群数量平均值,即(3+5+4)×1/3=4,即边长为5 m的正方形内有4株山毛榉,其种群密度为=0.16(株/m2 )。由此可见,该调查结果并不可靠。因为样方的选取数目少又太小,因此,在所取的样方中山毛榉的数量少。对此,可扩大样方的取值范围,增加样方数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乙酰胆碱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后膜引发兴奋
B.乙酰胆碱能参与代谢,调节某些生理过程的速率
C.乙酰胆碱作用完成后,运至乙酰胆碱受体处降解
D.少量的乙酰胆碱便能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小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条件下突变率很低
B. 人工诱导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
C. 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D.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表现出顶端优势,即顶芽具有优先生长的优势。为了探究同一枝条中是离根基部最远处(水平距离)的芽具有生长优势还是离地面最远处(垂直距离)的芽具有生长优势,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方法步骤:
(1)初春,选择四根长势相似等长度的葡萄一年生枝条,每一枝条上留取3个茁壮的芽,从离根最远处依次定为A、B、C。
(2)弯曲并绑扎固定甲、乙、丙、丁4根枝条,分别使A、B、C三个芽留取在枝条上显示出某种“顶端”的含义;其中甲、乙、丁的姿态如下图所示,试在方框内画出丙枝条的姿态并标出A、B、C三个芽的位置。
(3)过一时间段后,同时测量各芽发育成的新枝长度;
(4)预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
(5)预测2:有人根据自己的实验假设预测了在同一时间内各个芽发育成新枝的长度,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在电脑上用Excel软件绘制出新枝的生长情况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分析可知,此人的预期是:甲、乙、丙枝上发育生长最快的芽依次是____ (填字母),此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预测3:甲中的A芽、乙中的A和C芽、丙中的A和B芽在各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最长,丁中的A、B、C芽发育成的新枝一样长。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右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 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
C. 当氧浓度为c时, 1/3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 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有其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B.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C. 不能很好地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
D. 上述三项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