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上经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替代非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实验中追踪放射性流向,来确定元素流向,这种实验技术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乳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科学家可以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中依次检测到放射性
B.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可以在(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
C.用32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31P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D.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北方重工业集团三中高一艺术班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细胞不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蓝藻 D.叶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第二次大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2、5、8、1 B. 1、2、5、8
C. 8、2、5、1 D. 2、5、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12.11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人受伤,小便失禁。此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A.排尿反射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B.大脑皮层
C.排尿反射的效应器或传出神经
D.脊髓排尿反射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细胞自噬作用的发现与机制探索”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溶酶体在胞吞和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如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与溶酶体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 。
(2)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既有 ,又有 。
(3)溶酶体膜蛋白被加工修饰后含有很多糖基团,使膜蛋白高度糖基化。推测这种修饰的意义是 。
(4)留在细胞内的残余体多为脂褐质,其数量随着个体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还具备的特征有 。
①细胞核体积变大 ②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 ④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5)已知酶在不同pH下的催化活性不同。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解旋边复制能保证亲子代DNA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B. 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
C. 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不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D. DNA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动物细胞凋亡的途径为:通过细胞外凋亡诱导因子结合膜受体,进而激活细胞内的凋亡基因表达出凋亡酶caspase;这些活化的凋亡酶caspase可将细胞内的重要蛋白降解进而引起细胞凋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需要利用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C.凋亡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生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D.细胞凋亡过程中合成凋亡酶caspase,体现了基因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精子识别卵母细胞时信号分子通过组织液传递完成
B.三亲婴儿的核DNA来自三个亲本,则其核DNA数量多于正常人
C.精子游向卵细胞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
D.三亲婴儿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为( )
A. 4,4 B. 5,4 C. 4,5 D. 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