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一:基因1控制酶①的合成,酶①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基因2能控制酶②的合成,酶②能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基因3能控制酶③的合成,酶③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苯丙酮酸.
分析图二:Ⅰ1和Ⅰ2均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病乙病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Ⅰ4和Ⅱ3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均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图三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说明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图三:1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3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1)分析图一,苯丙酮尿症患者是由于基因1发生突变,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大量转变为苯丙酮酸所致.图示过程说明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则Ⅱ1的基因型为hhXBY;Ⅱ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HHXBXb、$\frac{2}{3}$HhXBXb,Ⅱ3的基因型为HhXbY,个体U患甲病的概率为$\frac{1}{2}$,患乙病的概率为$\frac{2}{3}×\frac{1}{4}=\frac{1}{6}$.因此,个体U不患乙病的概率是1-$\frac{1}{6}$=$\frac{5}{6}$,个体U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frac{1}{2}×$(1-$\frac{1}{6}$)+(1-$\frac{1}{2}$)×$\frac{1}{6}$=$\frac{1}{2}$.
(3)图3中,1和3号细胞中的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2号细胞中的b位于常染色体上,而Ⅰ1的基因型为HhXbY,因此图三中可能在Ⅰ1体内存在的是1、3.
(4)细胞3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其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3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
故答案为:
(1)1 酶的合成
(2)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hhXBY $\frac{5}{6}$ $\frac{1}{2}$
(3)1、3
(4)初级精母细胞 1:2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细胞分裂图等,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遗传病、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准确判断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 | B. | 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 | ||
C. | 红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 | D. | 白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蓝藻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
B. | 蓝藻与小麦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 |
C. | 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差异 | |
D. | 这两类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苏北三市徐州、连云港、宿迁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核基因传递与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过程需要的原料不同
B.乙、丙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丙过程涉及到三种RNA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可多次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3 | B. | 5、3、4 | C. | 3、4、2 | D. | 2、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培养条件 | 加蔗糖 | 不加蔗糖 |
光照 | 正常生长、分化 | 不生长、死亡 |
黑暗 | 只生长、不分化 | 不生长、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