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在宁波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发现某河道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后经过整治,该河道水质大有好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严格控制污染源是恢复河道水质的有效措施
B.鲢鱼和鳙鱼生活于河道的上层主要是由光照和温度决定的
C.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D.随着河道水质的好转,鱼类的K值也会随之升高

分析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藻类爆发,覆盖整个湖面,而使水草因缺少光而死亡;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水生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解答 解:A、严格控制污染源是恢复河道水质的有效措施,A正确;
B、鲢鱼和鳙鱼生活于河道的上层主要是由氧气决定的,B错误;
C、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C正确;
D、随着河道水质的好转,鱼类的K值也会随之升高,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中“●”表示出入细胞的物质,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
A.渗透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工作者以长爪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T含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表.
 
组别
环境温度实验结果
BAT含量(g/100g体重)BAT细胞中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mg)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pg/mg)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ng/m L)
24℃0.333.586.730.55
4℃0.275.363.620.76
(1)长爪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当相应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发出信息,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表中BAT含量变化表明,长爪沙鼠在寒冷条件下能通过增加脂肪消耗量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乙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甲组高.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经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下降(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农田中,褐家鼠的集合体称为种群.在该食物网中它们处干第二营养 级,它们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2)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农田中将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树林.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3)若该农田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DDT.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蛇.此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杜鹃、黄鹂栖息在林冠层,山雀、啄木鸟生活在中层,画眉、八色鸫分布在林下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
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初生演替D.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豚鼠毛色的黄色基因R与白色基因r是位于9号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Rr的异常黄色雌豚鼠甲(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

(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其F1随机交配所得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其中异常黄色豚鼠所占比例为$\frac{1}{12}$.
(2)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R与r所在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3)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子代黄色粗毛豚鼠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frac{5}{6}$.
(4)经染色体筛查发现有一只雄性豚鼠表现型正常,但其中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5甲所示;在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5乙所示,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图甲所示的变异在遗传学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期的细胞.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雄豚鼠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
②若该表现型正常的雄豚鼠与一只染色体正常的雌性豚鼠交配,受精卵有$\frac{3}{8}$的概率由于具有某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而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即胚胎期死亡),而产下的后代中有$\frac{1}{5}$的概率是含三条21号染色体的个体,那么产生的后代中具有异常染色体的概率$\frac{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血糖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机制非常复杂,胰岛素是机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是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发挥生理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消化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①处时,该处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兴奋在结构②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2)图中的囊泡是由靶细胞的高尔基体(填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将葡萄糖转运蛋白运至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据图分析,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分泌胰岛素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如图所示),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有一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尿糖症状,但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则该病的病因可能是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抗体B,破坏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作用.
(5)生物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方案的两处明显错误:①应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②缺少对照(前后、空白对照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增加至K值时,其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B.池塘中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D.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