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_____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_________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答案】光照强度(或光强)水分土壤含水量为40%~60%合理密植
【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所示的自变量有光强、是否施肥、土壤含水量,因变量是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分析图中曲线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两两对照比较。
(1)图中B点光强为200umol.m2.s-1,含水量为60%,施肥,D点光强为800 umol.m2.s-1,含水量为60%,施肥,因此光强是影响B点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外因;据图可知,C点和D点光强相同,而C含水量为20%,D含水量为60%,故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2)分析图可知,不管光强是200umol.m2.s-1,或者800 umol.m2.s-1,在土壤含水量在20%~40%的条件下施肥和没施肥光合作用强度是一样的,而在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比不施肥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大,可见,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合理密植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 .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 .
(3)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
(4)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大于、等于、小于)300mg.
(5)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左/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家鼠,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子一代中黄色鼠交配,子二代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规律
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
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死亡
D.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系列实验证明质膜具有流动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来探究温度对质膜流动性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质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 ℃下融合并培养,发现融合质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相间分布所用时间为40 min。
(1)请分析实验的严谨性后进行补充。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质膜上的蛋白质并均分为两组,然后分别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的时间。
(2)实验预测及分析:
荧光物质分布均匀所用的时间 | ||||
10 | 若大于 40 min | 若等于 40 min | 若①__ 40 min | |
37 | 40 min | |||
40 | 若小于 40 min | 若②__ 40 min | 若③__ min | |
结论 | A.④__________ | B.⑤__________ | C.升高温度,细胞膜流动性减弱 |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论是__(填字母)。
(3)该实验除通过荧光物质分布均匀所用的时间比较来判断结论外,还可用_____来判断。根据该方法预测,40 min后在10 ℃ 下融合的细胞中荧光物质的分布情况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肽链组成,共含氨基酸分子50个,在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和水分子数分别是
A. 51个和49个 B. 49个和49个
C. 49个和51个 D. 51个和5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B.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C.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