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C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D | 菠菜叶 | 无水乙醇、层析液 |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
(1)上述各项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组别为_____,需要细胞保持活性的实验组别为_____。
(2)A 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
(3)B 组实验中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可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_____。
(4)如图是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________ 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5)D 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
【答案】D B 洗去浮色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左 ①② 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解析】
1、检测脂肪可使用苏丹III染色,用酒精洗去浮色后用显微镜观察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2、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细胞形态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经过染色固定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中,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使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3、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于无水乙醇,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由于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可以随着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达到分离色素的目的。
(1)脂肪的鉴定、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观察、有丝分裂的观察均需要使用显微镜,而色素的分离不需要使用显微镜,所以上述各项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组别为D,B组观察质壁分离时需要细胞保持活性。
(2)A组实验使用苏丹Ⅲ对花生进行染色,目的是检测脂肪的存在,其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3)B组实验中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可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4)由图可知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中的左侧,由于显微镜下呈的是倒像,所以若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适当向左侧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视野选择不合适,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集中的区域,或取材时间不合适,此时细胞分裂少,故选①②。
(5)D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使滤液细线处色素沉积较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果蝇及其一个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A. 该果蝇为雌性,图示细胞内有 8 条染色体
B. 图示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
C. 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 一个染色体组携带有能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⑥是________,②是 _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构④___________,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图中结构⑤_______,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 的主要场所。
(4)图中结构①是__________,其中的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渗透___________(填“失水”或“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统计4种不同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分裂期时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用来观察有丝分裂,最适合的材料是a
B. 不同植物的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所占时长基本相同
C. 统计相同数目的细胞,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最大的是d
D. 细胞周期越长的细胞,其分裂期占时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_____(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增强、减弱、不变)
(2)恒定在上述_______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l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链。“甲硫氨酸一脯氨酸一苏氨酸一缬氨酸一甘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脯氨酸可由几种不同的转运RNA运输到该肽链所处位置
B. 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UA、GGG
C. 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一CO~NH—”的结构
D. 若发生基因突变,该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条件下,某植物的C02吸收和释放量受光质和C02浓度影响的曲线(不考虑光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光条件下进行实验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2)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吸收红光的色素有__________。若长期处于只有红光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够生长的C02浓度要求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用绿光替代黄光进行实验,则所得曲线应位于原曲线之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D代表___________,丙分泌的C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从而调节血糖浓度。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___________溶液,对照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__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____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填“抗体I”或“抗体2”)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