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循环是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图1是生物圈硫循环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雾霾天气,雾霾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与汽车尾气成分相近。从物质循环的层面看,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硫循环失衡,据图1推测,失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缓解硫循环失衡成为中国目前比较紧迫的问题,请你在群落的层面上给出一种合理措施:大量种植可吸收___________的植物。
(2)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蛇的食物9/10来自鼠,1/10来自蛙。则理论上,蛇每增加1kg重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_kg。向图2中引入食虫鸟,而蛇可以捕食该种鸟,则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___________。蛙的视觉对飞行中的昆虫更敏感,蛙捕食飞虫利用的主要信息属于___________信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域外物种微甘菊进入该地区并快速增长,则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将会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图2生态系统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得到的结果为:N只/km2。鼠记忆力较强,同种方法被二次捕获的概率减小,由此推断,该同学的调查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填偏大、相等、偏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干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数目和体积同时增加 | |
B. | 人体内干细胞产生的不同的子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
C. | C可表示肌肉细胞,从产生开始就有部分细胞不断凋亡 | |
D. | 从本质上说分裂、分化、凋亡都与细胞内基因控制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莎草(一种杂草)的分布属于丙型 B.乙是种内竞争的结果
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 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统一测试(三)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生命系统中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是生命系统维持稳定所必需的
B.行为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D.生长激素进入靶细胞而发挥其信息调节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统一测试(三)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C.1表示ATP,2-4分别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
D.1表示细胞的统一性,2-4分别细胞膜、细胞液、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统一测试(三)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
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
B. | DNA在复制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 | |
C. | 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 | |
D. | 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此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