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B.乳酸菌在有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
C.新鲜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分析 1、乳酸菌的种类分析:乳酸菌属原核生物,它是能通过发酵将糖类转化成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属于厌氧型生物.
2、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①发酵初期: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活动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硝酸盐还原菌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此时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少,而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
②发酵中期: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乳酸的量继续积累.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所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如图所示).

③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而硝酸盐还原菌完全被抑制.
提醒:放置时间长的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滋生的硝酸还原菌还原成亚硝酸盐.

解答 解:A、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A正确;
B、乳酸菌是厌氧菌,其不能在有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其发酵产生乳酸需要在无氧条件下,B错误;
C、新鲜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低,C正确;
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特点有女患多于男患B.男患者的基因型为XDY
C.遗传特点有男患多于女患D.男患者的女儿一定为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 Tempi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期刊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神经元和两种骨细胞相比,神经元中自由水所占比例较高
B.图中所示细胞全能性有差异,其中f细胞全能性最大
C.图中所示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RNA不同
D.富含脂肪的细胞不含胰岛素基因,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制作美味的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醋制作时,在糖源和氧气供应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供应不充足时,醋酸菌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
(4)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1、3(填图甲中的数字)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化学反应式CO2+H2O$→_{叶绿体}^{光}$(CH2O)+O2
(2)图甲中过程4、2(填图甲中的数字)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生理过程.
(3)根据图乙分析,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
(4)根据图乙,请判断光照强度为L1、温度为25℃时植物的光合速率是2mg CO2•cm-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静止不动的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D.①是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研究新进展是:将某4个基因转入皮肤细胞,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力大大加强,利用这种细胞治疗动物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已获初步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4个基因存在于动物受精卵而不存在于其皮肤细胞
B.被改造后的皮肤细胞全部基因都进入表达状态
C.该项技术涉及基因工程而与胚胎干细胞研究关系不大
D.当上述技术成熟,最终可应用于临床时,将彻底解决白血病治疗中供体缺乏和受体排斥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是否出现两个极体
B.胚胎移植时受体需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个体
C.标志着受精作用完成的是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D.胚胎工程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育后代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表示细胞分裂周期的分裂期B.B→A表示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
C.A→A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B→B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