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消毒杀菌.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乳酸菌先增后减,其他杂菌逐渐减少.

分析 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2、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
3、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解答 解:(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消毒杀菌.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可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因此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
(2)乳酸菌是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等.
(4)泡菜制作过程中,由于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泡菜液逐渐变酸,随乳酸菌的数量增加,泡菜液的酸性增强,不耐酸的杂菌数量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
(1)消毒杀菌   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2)无氧呼吸
(3)温度  腌制时间
(4)乳酸菌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点评 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识记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原因是(  )
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
B.菌落中的细菌数是固定的
C.此时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D.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一定与活菌的实际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苹果泥用量B.加大果胶酶用量
C.进一步提高温度D.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实验班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河北区模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再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B.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C.在酿酒生产上,常向发酵罐中加少量尿素,其目的是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D.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来测定培养液中某活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实验班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汕头校级期末)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不会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遗传规律(  )
A.人类B.玉米C.蓝藻D.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调查日期
(月-日)
6-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
棉蚜数量
(只/株)
0.424.7941.58261.731181.941976.962175.632171.462173.23
A.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B.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
D.调查期间6-30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