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囊泡是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内形成的,可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 I被膜小泡及COP Ⅱ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的途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囊泡膜和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相似,都以_______为基本骨架.运输到溶酶体的 囊泡中的“货物”包含多种_________。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_____。
(2)若膜泡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极低,其产生原因除了胰岛素合成过程有问题以外,根据题干信息,还可能是_________。在胰岛细胞中能发生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是_________。
(3)COP Ⅰ被膜小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 ]_________运回[ ]_________。
【答案】 磷脂双分子层 水解酶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者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写出一项即可) 线粒体、细胞核 C 高尔基体 B内质网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三种囊泡介导的不同运输途径为线索综合考查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首先分析题图:该图是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水解酶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形成多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内质网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由囊泡发送到溶酶体;A是细胞核,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COPI被膜小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运回内质网,COPⅡ被膜小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然后结合各小题的叙述,梳理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作答。
(1)囊泡膜和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相似,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运输到溶酶体的 囊泡中的“货物”包含多种水解酶;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若膜泡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极低,其产生原因除了胰岛素合成过程有问题以外,还可能是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者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如图示为胰岛细胞,具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即为含有DNA的结构或部位,包括线粒体、细胞核。
(3)分析题图可知,COPI被膜小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C高尔基体运回B内质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c、b、a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 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 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 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1)此果蝇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这是________性果蝇。
(2)此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___对等位基因,1和3是________染色体, A和a是________基因,A和B是________基因。
(3)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A、B、C、D基因的配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图中A与a基因在遗传中应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同时遗传时应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D与d基因在遗传中除了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还与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甲病最可能是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遗传病。
(2)据图分析乙病是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遗传病。
(3)Ⅱ5与Ⅱ6的基因型都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若Ⅱ7是这两对基因的纯合子,则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若Ⅱ7是这两对基因的纯合子,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温度适宜且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02含量变化,图乙表示番茄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相关代谢,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______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2)图乙表示的生理状态对应图甲的______段,D点时影响番茄有机物积累的主要 外界因素是________。
(3)图乙中物质c是______,物质a、c参与的代谢过程中,共同的产物有______。
(4)物质a是在_______上与氢和电子结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鼠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 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 的成鼠最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 F1, Fl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_________。
(2)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 E、e控制,位于1、2 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 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所得 F 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2/5,据此可推测显性性状为______,且导致F2有毛鼠比例为2/5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 、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l;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 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 血浆、体液、体液 B. 血液、体液、淋巴
C. 血浆、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D. 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某种常用质粒的序列图,Lac Z基因编码的酶能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图2为目的基因的序列及其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对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____________技术对其扩增。
(2)实验小组用BamH I和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中,在筛选重组质粒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菌落显蓝色,说明导入了_____________。没有导入任何外源DNA的大肠杆菌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
(3)若质粒和目的基因用BamH I和Bgl II两种限制酶切割后,用DNA连接酶相连,然后再用BamH I和EcoR I切割成功连接后的重组质粒,可获得长度不同的_____________种DNA片段。(假定每一种限制酶都充分切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分别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是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物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染色体上的黑色部分(B和E基因所在)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在培育乙、丙品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化,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该变异可为__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若将无E基因的Ⅰ染色体相应位置上可看成有e基因、无B基因的Ⅱ染色体相应位置上可看成有b基因。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若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表现型为抗矮黄病的个体在F2中占___________。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由于染色体Ⅰ甲与Ⅰ丙差异较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无法正常联会,而其它染色体能正常配对,要证实这一推测,可取_________花药中的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如果观察到细胞中有__________个四分体,则支持这一推测。
(4)如果以甲为材料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矮杆、抗矮黄病、抗条斑病的品种,需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