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物质A是_____,细胞①通过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②③。
(2)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___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④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抗体 增殖分化 ②记忆细胞 神经—体液 正电位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使受体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因而不产生兴奋
【解析】
分析图甲:①是B淋巴细胞、②是记忆B细胞、③是浆细胞;物质A为抗体。
分析图乙: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其中④是突触小体。由图可知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使神经递质不能在突触间传递信息。
(1)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物质A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细胞①B淋巴细胞通过增殖分化过程产生细胞②记忆B细胞、③浆细胞。
(2)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产生抗体的数量又快又多。故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是②记忆细胞。
(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形成感觉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参与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故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④处时,细胞膜发生大量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故其膜内的电位是正电位。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使受体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因而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 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
C. 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 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显示了人体内部分物质的代谢途径,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和②分别是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B. 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物质Y产生乳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CO2
D. 过程②和③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于[H]和氨基酸的氨基、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⑤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A. ①②③ B. 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 )
A.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点和c点
B. 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C. d点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比a点多
D. 呼吸速率最高是b点,最低的是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罐用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酵母菌,由于混入氧气,酵母菌就可进行两种细胞呼吸,假使全部酵母菌都在分解葡萄糖,且两种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度相等。当罐内产生的CO2与酒精的mol数之比为2∶1时,有多少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A.1/2B.1/3C.1/4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的是
①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 ②蝌蚪发育成为青蛙过程中尾部消失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增殖释放而死亡 ④花瓣的自然凋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B. 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和Ⅲ的某过程
C. 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 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率不发生改变
B. 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达到K/2值时增长率最大
C. 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如种群增长率小于1,种群数量将不断下降
D. 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如是有害动物,应控制在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