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笼子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外面风狂雨骤,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 ( )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
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
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
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 ( )
A.6和6 B.4和6 C.6和4 D.4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 )
A.减Ⅰ前期 B.减Ⅰ中期 C.减Ⅱ后期 D.减Ⅱ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
A.1∶1 B.1∶2 C.2∶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每空1分)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6)水稻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才会开花。由此可见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图示表明的是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
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人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 J 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海南省高二第二学期段考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0分)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对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研究。他们选择长势相同的绿色植物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设置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
甲 | 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 | 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 |
乙 | 向绿色植物提供H2O和CO2 | 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 |
请结合下图所示光合作用过程回答问题:
(1)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 标记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2)图中A是 过程,B是 过程。
(3)如果将绿色植物体移入黑暗处,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的 将减少。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 作用将使植物体内贮存的有机物进一步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海南省高二第二学期段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⑥⑤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