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 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 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 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答案】D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且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①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的一部分,③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二者均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②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一次性”的,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不然会持续性作用,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兴奋性递质与抑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发生变化,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因此不知道②神经递质的类型,无法知道③的膜电位的情况,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联系紧密 B.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 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D. 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正常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
B.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跑,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属同一个染色体组
C. 如果P为X染色体,则Q—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
D. 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 a 可能表示某种激素,b 表示受体
B.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C.此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据图回答:
(1)基因是指____________。基因中的_____________代表遗传信息。如图中所示,形成的CFTR蛋白质结构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基因能通过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 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B淋巴细胞
B. 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③所示细胞因高度分化而失去了分裂能力
D.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⑤⑥过程不可能在同一生物体内发生,例如马铃薯
B.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O2产生量大于过程⑦O2消耗量,则该植物体不一定积累有机物
C.能产生 ATP 的过程有②④⑦⑧
D.图中水参与的过程只有②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标号)。
(2)过程①是在_______________(答具体部位)上进行的。
(3)⑤表示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答具体部位)上进行的。
(4)②的具体过程包括两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具体部位)。
(5)有氧呼吸第______阶段需要水的参与,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_________(填中文)。
(6)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没有进入线粒体,而是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