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B.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小
C.在A点时,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D.在B点时,反应底物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

分析 分析题图中的A、B、C三点:
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点和C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

解答 解:A、C点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A点温度升高10℃,就会超过酶的最适温度,反应速率下降,B正确;
C、由图知,影响A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
D、在B点时,反应速度不再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可见不是反应底物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酶促反应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年山东省新高一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聋哑人彼此用手势互相介绍工作经验,其反射活动类型属于( )

A.简单反射

B.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C.对具体信号建立的复杂反射

D.对语言、文字、信号建立的复杂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华侨中学新高二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玉米体内的D与d、S与s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DDSS∶2DDSs∶1DDss∶1DdSS∶2DdSs∶1Ddss。这两种玉米的基因型是( )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华侨中学新高二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 )。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等位基因 D.相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鱼塘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C.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D.该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其数量变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个动作是屈肌群和伸肌群在神经的支配下协调完成的.图表示膝跳反射中枢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表示传入(传人、传出)神经元的轴突.兴奋在A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2)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的信号的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上的Cl-内流,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是外正内负的电位差更大,突触后神经元被抑制.兴奋由A传来时,图中被抑制的神经元是屈肌运动神经元.
(4)在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膝跳反射不能完成,说明大脑皮层可以调控低级的反射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0.6和0.2,请回答:
(1)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核心是自然选择.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0.5.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基因频率为0.5,子一代是否发生了进化?否(是、否),理由是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
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
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样方法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随机取样.
(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
的水平结构.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沙氏变色蜥在食物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第四.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frac{b+d+e}{a}$(用图中字母表示).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系统某种大型飞行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若部分被标记的生物被捕食,则计算得到的种群数量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实际种群数量.
(5)假设沙氏变色蜥只有地面草食动物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两条食物链(其他动物不存在),樟毛等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将它的食物比例由地面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沙氏变色蜥的能量是原来的$\frac{9}{7}$或1.29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