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图1、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2n=4)体细胞中部分细胞的分裂图象,图3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含量的比值变化曲线图.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⑤(填编号).
(2)图2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若图3为有丝分裂过程,则EF段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①⑤(填编号).
(3)若图3为减数分裂过程,则CD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DNA含量比值小于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 分析图1: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2:图2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分析图3: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 解:(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⑤.
(2)根据图1中④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称为初级精母细胞;EF段表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若为有丝分裂,则对应图1中的①细胞和⑤细胞.
(3)若图3为减数分裂过程,则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DNA含量比值为$\frac{1}{2}$,小于M(M=1).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⑤
(2)初级精母细胞    ①⑤
(3)CD       小于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表示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据图回答:
(1)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②处发生的变化是氢键发生断裂.
(2)b链的碱基排列顺序自上而下应是CGACTT.
(3)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的链与a链和b链相同.
(4)以b链为模板,合成一条c链,则c链的碱基排列顺序自上而下应是GCUGAA,这个过程称为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请据图回答: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而实现的.
(2)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核孔(填结构).
(3)纤维素酶在[③]核糖体中合成,随后在内质网加工,最后又经[⑤]高尔基体加工和包装.
(4)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渗透压主要由其中的无机盐决定
B.人体在饮水不足,吃的食物过咸的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通过下丘脑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的调节,使下丘脑产生渴感,主动饮水
C.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通过下丘脑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的调节,使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血液具有防御功能.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外来的微生物有识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表示某种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2)图中细胞Ⅱ为记忆B细胞、细胞Ⅲ为浆细胞,细胞Ⅰ的成熟部位是骨髓.
(3)图中表示二次免疫过程的是⑦⑧⑨.(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将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可用于检测(  )
A.花生种子中的脂肪B.梨汁中的还原糖
C.豆浆中的蛋白质D.小麦种子中的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D.2,4-D只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蛋白质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研工作者用LCM病毒分别感染A或Q品系小鼠,7天后杀死小鼠,取其脾脏细胞(含效应T细胞),再取以51Cr标记的经LCM病毒处理的A或Q品系小鼠的吞噬细胞,将获得的脾脏细胞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测定
51Cr的释放率,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效应T细胞的来源吞噬细胞的来源吞噬细胞的51Cr的释放率(%)
品系是否注射LCM感染了LCM病毒未感染LCM病毒
 ①AA 49.6±2.5 43.5±1.6
 ②AA 775±4.2 47.0±3.5
 ③AQ 44.0±2.9 41.0±2.4
 ④QQ 46.5±3.6 44.4±6.2
 ⑤Q 72.5±5.2 40.0±2.9
 ⑥Q 52.9±3.048.6±3.9 
(1)表格中Ⅰ是Q,Ⅱ是A.小鼠体内的吞噬细胞是LCM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①、④组中的吞噬细胞在实验期间由于自然死亡等原因裂解而释放51Cr.②、⑤组实验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对未感染LCM病毒的吞噬细胞没有裂解作用.②、③组及⑤⑥同一品系组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只能裂解中受病毒感染的吞噬细胞.
(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受体识别靶细胞的过程,除了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有关外,还受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类分子)的限制.MHC类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是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依据上述实验,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效应T细胞表面可能有两种受体,分别和特异性抗原及MHC类分子结合,只有两种受体都和相应的抗原匹配时,效应T细胞才能裂解靶细胞.
假说二:效应T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识别的是MHC类分子和特异性抗原结合的复合物.为了证明上述假说,有人获得了表中的两种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A效应T细胞B
识别的MHC类分子XY
识别的病毒抗原MN
将效应T细胞A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的基因导人到效应T细胞B中,结果效应T细胞B也能裂解带有X的被病毒(带有M抗原)感染的靶细胞,此结果支持假说二.
(3)某些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细胞的监控,与正常细胞相比,这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HC类分子数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