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有关免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甲细胞是吞噬细胞,乙细胞是效应T细胞
B.a表示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机体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
C.癌细胞产生的能引发免疫反应的蛋白质是抗原,热休克蛋白是抗体
D.研制抗癌疫苗时可提取纯化图中所示的热休克蛋白一抗原复合体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癌变后,发生的免疫反应.热休克蛋白能与癌变细胞产生的抗原结合形成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甲细胞为吞噬细胞,能识别、吞噬和处理抗原,并将之呈递给T细胞;乙细胞为效应T细胞.

解答 解:A、图中所示的甲细胞是吞噬细胞,乙细胞是效应T细胞,A正确;
B、a表示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机体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B正确;
C、癌细胞产生的能引发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和热休克蛋白都属于抗原,C错误;
D、研制抗癌疫苗时可提取纯化图中所示的热休克蛋白一抗原复合体,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热休克蛋白为素材,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西藏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双链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

A.G的含量为30% B.U的含量为30%

C.T的含量为30% D.C的含量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图甲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⑤过程(仅考虑有氧条件)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①③④(写序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过程④可发生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2)分析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图乙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约是30℃;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能(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若该植物在密闭环境中,温度为40℃时,体内最可能积累酒精.
(4)下表表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是CO2mg/(100cm2叶•小时)],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据表推测,该植物呼吸速率约是4.0CO2mg/(100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超过8.0千勒克斯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开始发生变化.
光照强度
(千勒克斯)
光合作用速率测量值
[CO2mg/(100cm2叶•小时)]
1.0-2.0
3.0+2.0
5.0+6.0
7.0+10.0
8.0+12.0
10.0+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元素CHONPCaS
植物43.572444.431.460.200.230.17
动物55.997.4614.629.333.114.670.78
A.碳元素是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
B.S含量对比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
C.N元素含量对比难以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
D.该植物含氢、氧元素明显多于动物与含水量和含糖量多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请据图回答:
(1)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④膜内为负电位,刺激④后,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④→⑤→⑥(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如果刺激强度足够大,则能(答“能”或“不能”)引起肌肉的收缩,大脑不能(答“能”或“不能”)产生感觉.
(2)图中的神经元之间有3个突触.在突触处兴奋传递形式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图中的C1表示细胞.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它由C2细胞释放需要穿过层磷脂分子,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如果受某物质刺激产生的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当机体再次受到该物质刺激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表示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复制过程中,DNA首先在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该过程称为解旋.
(3)转录在[4]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甲链为模板,以[3]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由ATP提供能量,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2]mRNA.
(4)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下图空白框和问号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①组织液②淋巴③内环境④温度⑤酸碱度⑥为氧气、养料的交换过程⑦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的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不含N元素的化合物是(  )
A.甘氨酸B.纤维素C.核糖核酸D.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