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研究人员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片上,利用目的基因、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等制成蛋白质芯片,其步骤大致如图1所示.请回答:

(1)若①在玻片上添加的是DNA片段,则在②添加的细胞提取物中,完成目的基因的
 
 
过程,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参与此过程的原料是
 
 
.在37℃时,细菌细胞内合成肽链的速度约为每秒连接15个单体,实际上合成100个蛋白质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
 

(2)在制备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时,应除去其中的DNA,这样做的目的是
 

(3)检测某生物个体不同类型的正常细胞,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2.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导致了细胞的
 
;基因1-8中最有可能控制RNA聚合酶合成的基因是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的分化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转录和翻译、蛋白质提取、细胞分化,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 解:(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产生mRNA,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产生的是蛋白质,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在37℃时,细菌细胞内合成肽链的速度约为每秒连接15个单体,合成100个蛋白质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500秒,约25分钟,但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所以实际上只需要1分钟.
(2)大肠杆菌细胞中有大型环状DNA,所以在制备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时,应除去其中的DNA,以提高目的蛋白质的纯度.
(3)图示表明细胞发生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每个细胞都要合成蛋白质,所以最有可能控制RNA聚合酶合成的基因是5号基因.
答案:(1)转录   翻译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2)提高目的蛋白质的纯度 
(3)分化    5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提取、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感染后引起结核病,体内B淋巴细胞接触该靶细胞并使其裂解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正好相反
C、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患者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D、甲亢病人通常会出现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嗜睡的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a-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
 
.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2)甲、乙、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图示甲的功能是
 

(3)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息传递中间体,导致GAI阻抑蛋白降解.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
 
,GA-MYB蛋白质的功能是
 

(4)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诱导合成仅-淀粉酶,其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为人工合成reAnti基因,转入猪成纤维细胞,做成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构建的重组质粒除了要有reAnti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要有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后,要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reAnti基因是否已重组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
 
上.
(3)从猪中取胎儿成纤维细胞,用
 
处理,然后进行分散培养.培养时,将培养瓶置于含
 
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去核前的卵母细胞应培养到
 
期.其去核后与成纤维细胞通过电刺激后融合,形成重组细胞,再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刺激,使之完成细胞
 
,在体外培养成重组早期胚.
(5)在进行过程⑦操作前,应用激素对受体母猪进行
 
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八)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下列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
 

A.猫叫综合征     B.人类红绿色盲    C.无籽西瓜     D.人类白化病
(2)某一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FF,基因A至F在染色体上依次分布在如图的1到6处.下列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 B.
C. D.
(3)已知苯丙酮尿症基因a位于人类第12号染色体上,则红绿色盲区别于苯丙酮尿症最显著的遗传特点是
 

(4)若图中 III-7患苯丙酮尿症,Ⅱ-3的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b携带者,父亲正常,则Ⅱ-3的基因型是
 
,Ⅱ-3与Ⅱ-4再生1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5)如果分别用A、B型标准血清对以上家庭中的6个成员进行凝血实验,结果如下表.(“+”凝集,“-”不凝集)
血  清 红细胞
Ⅱ-3 Ⅱ-4 Ⅱ-5 Ⅱ-6 Ⅲ-7 Ⅲ-8
A 型标准血清 - + +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 +
则Ⅱ-3与Ⅱ-4再生1个纯合正常O型血女孩的概率是
 

(6)已知Ⅰ-2患血友病(基因h控制),能合成1种酶G6(由基因G控制),h-G之间的交换值为10%.Ⅱ-5两对基因都杂合;若Ⅱ-5又怀1胎,检测知胎儿细胞中有Y染色体,但不存在酶G6,则该胎儿凝血功能正常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生命科学实验的问题.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浓度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③剪取根尖,用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5~8min.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⑤用石碳酸-品红试剂染色.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秋水仙素溶液浓度(%)    分裂指数
(%)
时间(h)
清水培养时间(h)
0 12 24 36
0.01 24 10.71 13.68 14.19 14.46
36 9.94 11.99 13.59 13.62
48 7.98 10.06 12.22 11.97
0.1 24 7.74 9.09 11.07 10.86
36 6.12 7.87 9.98 9.81
48 5.97 6.68 7.98 8.56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碳酸-品红试剂是1种
 
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浓度为
 
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③若只考虑处理过程中的1个变量,如设
 
为自变量,在
 
条件下,测得细胞分裂指数(%)用柱形图表示.
(6)如图是学生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部分细胞染色体加倍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甲图中没有而乙图中有的生物是
 
(填字母).
(2)湖泊中,小球藻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是
 

(3)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
 
结构发生改变.
(4)若要研究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特点,则应在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研究,在进行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时,鲢鱼粪便中的能量应计算在
 
(填“水蚤”“鲢鱼”)的同化能量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
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没有酒精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