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或存在的物质是(  )
①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②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
③乳酸转变成丙酮酸    ④神经递质  ⑤ATP合成酶  ⑥淋巴因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⑥D、②④⑤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专题:
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能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解答: 解:①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内,不能发生在内环境中,①错误;
②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②正确;
③乳酸转变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③错误;
④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组织液,因此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④正确;
⑤ATP的合成过程发生在细胞内,因此ATP合成酶属于胞内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⑤错误;
⑥淋巴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进入内环境中,⑥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有氧呼吸的场所,免疫调节过程,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ATP合成的场所,对于内环境组成的理解和对于不同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由碱基A、G、C、T组成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
A、4种B、5种C、7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B、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C、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
D、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出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
F1
雄配子
幼苗
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种育种方法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B、过程③说明生殖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C、由F1通过雄配子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D、题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亲本体细胞中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
A、葡萄糖+O2→CO2+H2O
B、CO2+H2O→葡萄糖+O2
C、ADP+Pi→ATP
D、葡萄糖+果糖→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A、①②③⑤B、①③⑤
C、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种群数量(个) 25 46 208 440 770 1380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为膜蛋白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通常选图甲中的[
 
]
 
期细胞进行观察,原因是
 
.图甲中4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
 

(2)图乙细胞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细胞器有
 
(填写图中数字).图乙中的结构[9]在图甲中的1时期所起的作用为
 

(3)图丙所示,膜上有多种蛋白质,有催化作用的酶,有
 
作用的受体,有运输作用的
 
等,这体现了膜蛋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象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