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颤藻和黑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颤藻和黑藻细胞内的DNA都呈环状
B. 颤藻和黑藻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真正的细胞核
C. 颤藻细胞和黑藻细胞所含有的色素种类相同
D. 颤藻和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Myc和Ras两种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检测转基因小鼠癌症发病率,结果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yc和Ras基因的表达没有组织特异性
B. 两种癌基因的共同作用使细胞更易发生癌变
C. 只要有Myc或Ras基因,细胞就会癌变
D. 小鼠乳腺和唾液腺细胞的核基因与其他体细胞的核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主要是通过_______(填序号)过程实现的,能量的散失主要是通过________(填序号)过程实现的。
(2)在生长旺盛的植物体内,经①、④过程合成的ATP总量_________(填“前者”或“后者”)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 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 细胞核内的液体叫细胞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如果母亲是纯合体,则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A.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问题:
Ⅰ.如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③过程称为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⑤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导致___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发生⑤过程的细胞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减少,从而更容易转移和扩散。
Ⅱ.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有丝分裂的部分细胞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区细胞。实验中常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汇总得到各时期的细胞数记录如下,
细胞分裂时期 | 间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总数 | M | A | B | C | D |
数值最大的字母是_______,若已知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12小时,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小时(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不允许二糖及多糖透过),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达到平衡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平衡后,漏斗内溶液浓度Ma大于Mb
B. 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h1>h2
C. 平衡后,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 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漏斗内外液面最终会齐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