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下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甲图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中细胞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来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2)甲图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分化为_________细胞。

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有关_______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具有_______________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部位。

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淋巴因子 ①②④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激素 相应的受体 等于 脑干 埃博拉是单链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易突变

【解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据图甲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②表示T淋巴细胞,③表示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④表示B淋巴细胞,⑤表示少部分病菌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⑥表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⑦表示浆细胞。

3、根据图乙分析,轴突末梢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体;内分泌腺分泌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说明免疫细胞受到神经和激素调节。

1)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到体液,再通过体液免疫起作用,最终消灭抗原。图中细胞②T细胞可以通过产生淋巴因子,来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2)甲图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①吞噬细胞、②T淋巴细胞、④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

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分泌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具有相应的受体。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说明此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脑干(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5)从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由于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RNA是单链结构,遗传物质不稳定易突变,因此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发生了变异,原有的抗体对变异后的埃博拉病毒没有免疫作用,因此可能会再患病;还可以是体内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原有的免疫能力丧失,可能会患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DNA中部分片段的变化情况,图2、图3分别代表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不考虑性染色体)。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中缺失了3个碱基对,导致DNA分子结构发生的改变都称为基因突变

B.2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①②长度不相等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C.3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1、图2和图3所示变异都会导致基因数目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为材料,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个体的过程如下:

植株:AaBb配子:ABAbaBab幼苗:ABAbaBab

植株:AABBAAbbaaBBaabb植株:aabb

上图所示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④不遗传变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过程见图,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乙酰胆碱合成时,AC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

B.突触小泡内的A-C运输到细胞外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C与受体结合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由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丽花具有药用价值,干旱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引种大丽花,将其种植在含水量为80%的土壤(CK)和中度缺水的土壤(MD)中,分别检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36PnMD的限制因素主要为外界光照强度

B. 612PnMD的限制因素为还原C3的酶结构

C. 1215PnMD的限制因素为非气孔类的因素

D. 315天中度缺水环境更利于大丽花积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地区10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

B. 3号和4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3/4

C. 10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2号

D. 12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的概率是1/3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C. 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三图均与种群“S”型增长有关,对三图对比分析解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B.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C.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D.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最适pH、底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某酶促反应速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为a时反应速率大的原因是相关酶的活性高

B.温度超过c后,相关酶将完全失去活性

C.适当升高或降低反应体系的pHb点都将下移

D.适当提高反应体系中底物的量,a点将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