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项中,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 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浆 B. 牛奶喝进胃中
C. 注射药物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类囊体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 .
(2)图中①为 ,(CH2O)中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3)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农业生产上提高产量的措施有:控制光照强弱和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环境中 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
A. 绝大多数生物由DNA携带遗传信息 B. 细胞生物都含有DNA
C. 只有DNA能够自我复制 D. DNA是唯一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细胞分裂与生长及植物激素调节作用的相关问题。
如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每个细胞核DNA的含量,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植物激素在细胞分裂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对腋芽(侧芽)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图2为完整植株和去顶植株中顶端优势的模型,实线的宽度代表高水平的量,虚线代表低水平的量,箭头表示运输方向。
(1)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不选用伸长区或成熟区细胞的原因是多数细胞已高度分化。这种状态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
(2)下列对图1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多选)
A.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一半时,DNA含量才急剧增加
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核膜重新形成
C.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因为着丝粒分裂
D.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的原因是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长
(3)研究者在小桐子植株腋芽处施加细胞分裂素后,可测得控制DNA复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表达量增加。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促使腋芽细胞周期进程中的_____________。
A.G2→M期 B.S→G2期 C.G1→S期 D.M→G1期
(4)生长素可以促使多糖分子之间的组织结构改变,使细胞壁可塑性增加,进而促进细胞伸长。该多糖是_________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图2分析,顶芽存在时腋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珠三角城市春节前与春节后人口密度出现大幅波动,影响的种群特征是( )
A. 性别比例 B. 年龄组成 C. 迁入率与迁出率 D. 出生率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的问题
7岁的哈桑因LAMB3基因突变患有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他的皮肤变得像纸一样脆弱,轻微磕碰就会受伤且伤口难以愈合,并伴有多种炎症威胁其生命。科学家通过基因治疗对其皮肤进行改造拯救了哈桑,治疗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1】如图治疗过程所涉及的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受体细胞是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①需要将重组DNA转化为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根据已有知识,下列对过程①、②遗传信息传递的表示最准确的是 。
A. DNA→DNA
B. RNA→RNA
C. DNA→RNA→DNA
D. RNA→DNA→RNA
【3】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够合成“整合酶”,它能切开DNA双链的特定区域,便于目的基因与宿主DNA整合。整合酶的作用类似于基因工程工具中的__________。
【4】图中过程③所涉及的技术属于生物工程中的__________。过程③所需考虑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2条即可)
【5】下列关于逆转录病毒的特点中,其作为载体有利于提高基因治疗成功率的有 。(多选)
A. 没有细胞结构
B. 感染率高
C. 对宿主细胞没有毒性
D. 一般只感染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D. 酶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