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果蝇由于容易饲养且繁殖速度快,因而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方面.如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包括正常的分裂状态)果蝇体细胞内最多有
 
 个染色体组.
(2)如果将果蝇的一个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放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发现一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具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有
 
条链具有放射性.
(3)摩尔根通过杂交实验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A、白眼a)位于X染色体上,他的学生蒂更斯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在其子代中发现一只白眼雌蝇,取其体细胞制成染色体组成图,发现起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从减数分裂过程中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果蝇的眼色由两队独立遗传的基因(D、d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已知一只纯和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则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1代雌果蝇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使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5)摩尔根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现有各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考点:伴性遗传,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专题:
分析: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解,细胞中有Ⅱ、Ⅲ、Ⅳ、X和Ⅱ、Ⅲ、Ⅳ、Y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会变成四个染色体组.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在第一次复制完成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均有一条链没有标记;在第二次分裂完成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中的四条链只有1条链未标记,其它三条链均有标记.
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首先确定表现型,由于是白眼的,因此两条X全部来自于母方.这两条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一条X染色体上的两条子染色体.
解答: 解:(1)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有四个染色体组.
(2)DNA分子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在第一次复制完成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均有一条链没有标记;在第二次分裂完成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中的四条链只有1条链未标记,其它三条链均有标记.
(3)染色体组成为XXY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彼此分离而是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或者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粒分开,两个染色单体彼此分开但是都进入到卵细胞中.
(4)分析题干可知,控制眼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A、a就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粉红眼,题干中指出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因此亲代纯合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F1代全为红眼果蝇,故亲代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F1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它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F1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基因型为aa__的果蝇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占
1
2
,雄果蝇有两种aaXBY和aaXbY,各占
1
4
,因此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
1
3
×
1
2
=
5
6

(5)由于Y染色体只遗传给后代中的雄性,因此可以选择纯种截毛♀×♂纯种刚毛进行杂交.如果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Y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一定遗传给子代中的雄果蝇,因此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刚毛;如果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肯定遗传给子代中的雌性,因此子代雄性个体为截毛.
故答案为:
(1)4  (2)2   (3)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彼此分离而是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或者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粒分开,两个染色单体彼此分开但是都进入到卵细胞中.
(4)①aaXBXB  4    ②2:1     
5
6

(5)
假设 假设一: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假设二、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分析 纯种截毛♀×♂纯种刚毛
XbXb         XBYB

刚毛雌XBXb   刚毛雄XbYB
纯种截毛♀×♂纯种刚毛
XbXb         XBY

刚毛雌XBXb  截毛雄XbY
结论 如果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刚毛,则等位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如果子代雄性个体为截毛,则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B、细胞膜中载体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
C、细菌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D、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OMP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效应的一种含有7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称IGF-1).有研究表明奶粉中过量添加OMP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一些奶粉生产商在奶粉中添加“OMP”并夸大其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MP可以在人体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和胰岛素一样,OMP通过注射和口服都能发挥作用
C、OMP使原癌基因突变.属于生物致癌变因子
D、OMP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一定浓度的甲醛水溶液(化学式HCHO,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如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请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2)③中培养基的碳源是
 
,其培养出的是
 
菌.此菌种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3)由③→④的接种是通过培养能获得
 
,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
 
,再分离、培养菌株.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并得到如图结果.由下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
 
㎎/L时,菌株都能将甲醛完全降解;当甲醛的初始浓度为1600㎎/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
 
,其原因可能是
 


(5)已知某些金属离子能抑制甲醛水解酶的活性,它的作用机制与下图中的
 
相符,判断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病毒呈球状,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具有抗原特性,分别是红细胞凝结素(简称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HA和N各有“本领”,前者可以使病毒轻松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使其感染;后者则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注物质或结构:
③:
 
;④:
 
;⑤:
 

(2)膜上的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分布形式通常与其功能相适应,如①与多糖结合后的功能是
 
;贯穿在结构②中的蛋白质⑦的功能可能有
 
(至少写出两点).
(3)H7N9禽流感病毒在复制时,直接参与合成红细胞凝结素的细胞器是
 

(不考虑能量系统).假设H7N9流感病毒基因由m个核苷酸构成的8个负链的RNA片段组成,则该病毒基因组中含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4)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随后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5)禽流感病人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如果服用头孢霉素是否有疗效?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6)通常每一种病毒都有特定的感染对象,例如人流感病毒主要在人际间传播,而禽流感病毒主要在鸟类及家禽间传播,一般不会跨物种传播,科学家发现病毒遗传物质序列通常与被感染对象遗传物质序列有相似的片段.现在,禽流感病毒(H7N9)能感染人类是由于
 
,但暂时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的能力;如果猪同时感染H3N2(人流感病毒)和(H7N9),则可能发生
 
,最终能产生在人际间传播的新型流感病毒,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农药等污染物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潜在危害大.致畸主要表现之一是细胞分裂间期的微核现象(如右图),微核与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体积较小.可通过观测统计微核率的大小,认识和评估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请就农药污染程度对植物细胞微核产生的效应开展研究.
(1)材料用具:培养皿,5%、10%、15%、20%的磷胺(农药)溶液,…(其他实验器具和药品试剂省略).
(2)假设:
 

(3)主要方法步骤:
①对蚕豆种子浸种,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根.
 

③一段时间后,取出已生根的种子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移至蒸馏水中再培养一定时间,
 

(写出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和所有试剂).
④镜检并记录、统计微核.
(4)请制作微核数据记录表.
(5)最可能的结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最早的驯养狗化石,距今大约有3.3万年历史.该化石与现代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狗可能是人类通过驯养狼演变而来的
B、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不存在生殖隔离
C、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
D、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