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结果,则种群数量为d点时对应的试管在取样调查时,显微镜下的酵母细胞可能会多于200个,此时可以用稀释的方法进行细胞计数
B、若该图表示野兔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则最有可能是Ⅰ曲线
C、b-e中b点时该物种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
D、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防治虫害应在种群数过c点之后立即展开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专题:
分析:1、图分析,Ⅰ代表的是“J”型增长曲线,Ⅱ代表的是“S”型增长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
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3、“S”型曲线: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
K
2
处种群增长率最大.
解答: 解: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结果,如视野中酵母菌的数量过多,可加水稀释的方法进行细胞计数,A正确;
B、野兔迁入某草原后,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最有可能是Ⅱ曲线,B错误;
C、b-e中c点时该物种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
K
2
处种群增长率最大,C错误;
D、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防治虫害应在种群数量在b点之前,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而且细胞质也是均分的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的今天,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纸.废纸进入自然界被降解,主要依靠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固体培养基接种微生物经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
 
法.在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过程中,纤维素是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所以该培养基从用途来看应该属于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由3种酶组成,这些不同的酶可以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鉴定.因为在这种凝胶电泳中,蛋白质
 
不同,电泳迁移的速度不同.
(3)工业上可利用多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用纤维素生产能源物质--乙醇.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生产过程的最后阶段必须提供
 
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仅以淀粉作为
 
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一般加入
 
作为凝固剂.
(2)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来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法灭菌.
(3)部分嗜热菌在I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4)若对样品中的嗜热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若要长期保存嗜热菌,应采用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
 
细胞分泌的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人/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分别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经内质网糖基化加工后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的膜结构及穿过膜的层数分别是(  )
A、内质网→细胞膜、2层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层
C、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
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豌豆中,高茎与矮茎的有关遗传因子为A、a,将A、B、C、D、E、F、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杂交后代
杂交组合
高茎矮茎总植株数
①A×B21070280
②C×D0250250
③E×F190190380
④G×D30003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性状遗传的实质是
 
;在遗传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2)上述实验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占高茎植株总数的
 
%.
(3)在所得的子代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数量比例为
 

(4)豌豆G、C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5)杂交组合③的交配方式是
 

(6)高茎与矮茎遗传因子的遗传符合
 
定律,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来龙去脉,下列错误的结论(  )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D、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