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丁各个时期中,没有染色单体的只有甲、丁
B.甲→乙过程中要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合成
C.乙→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D.丙→丁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单独的染色体分到两个子细胞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中DNA:染色体=2:2,为精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且DNA未复制;乙中DNA:染色体=2:1,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丙中DNA:染色体=2: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中DNA:染色体=1: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 解:A、根据分析,甲乙丙丁各个时期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有甲、丙、丁,DNA:染色体=1:1,A错误;
B、甲→乙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加倍,说明要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合成,B正确;
C、乙→丙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
D、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所以丙→丁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单独的染色体分到两个子细胞,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B.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三个
C.③中有2个四分体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Na+B.呼吸酶、抗体、激素、H2O
C.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D.纤维蛋白原、Na+、载体蛋白、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我们日常吃的大米中铁含量极低,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了铁含量比普通大米高60%的转基因水稻,改良了大米的营养品质.如图为培育转基因水稻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上述过程中,铁结合蛋白基因是目的基因,获取该基因后常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利用DNA复制的原理.
(2)构建重组Ti质粒时,通常要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Ti质粒.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CaCl2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农杆菌.
(3)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共同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该筛选过程是通过在培养基2中加入潮霉素实现的.
(4)检测转基因水稻的培育是否成功,需要检测转基因水稻种子中铁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图中结构及标注的错误共有几处(  )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C.经龙胆紫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深色的染色体
D.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应快速多画几次并尽量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合成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较发达
B.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中心体是唯一进行平均分配的细胞器
C.用抑制高尔基体功能的化学试剂处理根尖,可能得到含多核的植物细胞
D.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糖蛋白)时,细菌是目的基因的理想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进入人体红细胞消耗能量的是(  )
A.B.胆固醇C.葡萄糖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