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E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D表示第二阶段,C表示第三阶段,其场所分别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图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ATP和[H],③表示ADP和Pi,④为CO2,⑤为葡萄糖,⑥为丙酮酸,⑦为[H],⑧为H2O.
图乙中,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量,黑暗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呼吸作用量.
解答 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中A阶段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能够为光反应提供③ADP、Pi.
(2)图中A光反应阶段和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生物膜上.
(3)该物质在图乙的光照、35℃条件下,光合作用从环境中吸收3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即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对应甲图中氧气的转移途径是进入线粒体和扩散到细胞外.
(4)分析乙图,25℃时净光合速率最大,而35℃是呼吸速率最大,因此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小于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CO2的吸收量×12-黑暗下CO2的释放量×12=(光照下CO2的吸收量-黑暗下CO2的释放量)×12;图中看出,植物在大于或等于图乙中的3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已经小于呼吸速率,因此此条件下植物肯定不能正常生长.
故答案为:
(1)A ADP和Pi
(2)A、C
(3)进入线粒体和扩散到细胞外
(4)<3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确定图中字母和序号表示的过程和物质;能够准确分析乙图中两个测定值的生理意义,并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三市高二下学期第十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如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该图表示细胞内含有( )
A.2个四分体 B.2个染色体组
C.2对同源染色体 D.2对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以利用病毒需要的营养物质来培养艾滋病毒 | |
B. | 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 |
C. | 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 |
D. | 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I-IV过程中,只有III过程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
B. | I过程是细胞分化,IV过程对细胞1,2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 |
C. | IV过程中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I和细胞2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
D. | 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I的核体积增大,细胞2的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连接酶能在两个相同粘性末端经配对后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 |
B. | 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原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 |
C. | 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原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 |
D. | 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有生物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表现型 | 黄绿叶 | 浓绿叶 | 黄叶 | 淡绿叶 |
基因型 | GY(G和 Y同时存在) | Gyy(G 存在,Y 不存在) | ggY(G 不存在, Y存在) | ggyy(G、Y 均不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B. | 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 | |
C. | 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
D. | 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