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稳定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呈S型增长
D.第16~20年间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通道),通道打开,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通道)打开,肌质网中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骨骼肌细胞膜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轴突末梢释放ACh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______症状。
(4)细胞外对存在“膜屏障作用”(即在膜上形成屏障,使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长期缺乏蛋白质摄入会使c液减少
C.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方法②使人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方法①与方法②相比,能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C.方法②往往要多次注射抗原类物质,目的是增加体内记忆细胞数量
D.一旦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再患流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据图可知相当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_______型曲线,且种群数量为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等量的酵母菌接种在5mL相同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会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中接种酵母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
(3)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试着画出酵母菌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模式图,如该生物产生AbDXE的卵细胞占总卵细胞数的22%,则该生物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互换的比例约为( )
A.24%B.22C.12%D.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克隆是对分离出来的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的过程.经过基因克隆,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目的基因或在基因表达时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细菌质粒是基因克隆的合适载体,经研究发现,某些细菌质粒中含有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而且,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存在限制酶的单一识别序列.
如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基因克隆的过程,其中A﹣D表示物质,I和II表示抗性基因,①﹣⑦表示过程,其它数字表示菌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和编号的名称:A:_____ D:_____II:_____
【2】将A和B形成D所需的酶是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
【3】为筛选含有物质A的细菌,需进行细菌培养,先在培养基(一)中只加入氨苄青霉素,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长出的细菌菌落具有_____特性.然后,用灭菌绒布从培养基(一)中蘸取菌种,再按到只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二)中培养.根据培养基(一)和(二)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可以判断图中菌落_____(填数字)即为筛选出的含有物质A的细菌,原因是_____.
【4】上述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_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依次是_____和_____,培养基配制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稻螟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地区将鸭子引入农田捕食稻螟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对4000亩地里的稻螟虫进行有效控制。据此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该地区稻螟虫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B.甲图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稻螟虫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段,稻螟虫初始数量为N0,且每天增加3%,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
D.通过鸭子捕食稻螟虫属于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Ⅰ→Ⅱ→Ⅲ
B. 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107kJ
C. 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