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东亚飞蝗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1)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曲线0~a段,飞蝗数量呈_________型增长;a~b段,出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逐渐_________;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_________点之前及时进行控制。
(2)蝗虫的数量变化与其食物来源密切相关,飞蝗喜食禾本科植物(包括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喜食大豆、油菜等双子叶植物。研究表明,植物释放的气味对飞蝗食物的选择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植物散发的气味是一种_________信息,可以调节植物与飞蝗之间的_________关系。
(3)科研人员对蝗虫感受气味信息的部位进行了研究,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
图中对照组(①处)可选择____________提取物,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信息,请提出一种防治东亚飞蝗爆发的方法。____________。
【答案】J 大于 减小 a 化学 捕食 蝗虫不喜食植物(油菜、大豆等) 蝗虫感受气味信息的部位在触角,而不在口器须 在蝗虫易爆发区种植飞蝗不喜食的作物,断绝飞蝗的食物来源;在蝗虫快速繁殖之前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灭杀;使用能干扰蝗虫识别食物信息的化学物质
【解析】
据图分析,0-b段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在0-a种群的增长速率增加,a-b段种群增长速率减小为0。b-c段受到环境的影响,c-d段环境容纳量降低,K值会下降。
(1)据图分析可知,曲线0~a段,飞蝗数量呈J型增长;a~b段,种群数量还在增加,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进行控制。
(2)植物散发的气味是一种化学信息,可以调节植物与飞蝗之间的捕食关系。
(3)飞蝗喜食禾本科植物(包括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喜食大豆、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图中实验组选择的是飞蝗喜食植物小麦提取物,故对照组(①处)可选择蝗虫不喜食植物(油菜、大豆等)提取物,实验结果显示,仅保留触角蝗虫趋近于喜食植物小麦提取物比例大,而仅保留口须器却没这个现象,说明蝗虫感受气味信息的部位在触角,而不在口器须。
(4)根据上述信息,防治东亚飞蝗爆发可在蝗虫易爆发区种植飞蝗不喜食的作物,断绝飞蝗的食物来源;在蝗虫快速繁殖之前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灭杀;使用能干扰蝗虫识别食物信息的化学物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雌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果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所致
B.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
C.该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D.伴随该细胞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或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1)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说明酵母菌是一种____微生物。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色。
(3)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一般控制在______温度范围,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为提高水果的出汁率,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脱落酸(ABA )在干旱、高盐、低温和病虫害等逆境胁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也被称为“胁迫激素”。10°C 条件下,外施ABA对玉米幼苗抗寒生长的影响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A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____________。
(2)在低温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图可知:低温条件下,ABA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具有_________作用,并在一定范周内浓度越大该作用越强。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eD
B.甲中基因E与e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C.形成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具有止血、杀菌等作用,是常见的中药成分。它不溶于氯仿、苯、无水乙醚与石油醚,易溶于醋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中信息,从树皮中提取鞣质时,可选用__________法,用此法提取鞣质时,应对原料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
(2)某科研小组探究了鞣质对自然界中生存环境条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细菌的杀伤能力。
实验步骤简述如下:
a:制备含有适量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
b: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细菌接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1的培养基上,对照组2不接种;
c: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大小。
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一般选用的灭菌方法为__________,该灭菌方法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时间1-2h。
②在步骤b中,设置了两个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乙细菌对鞣质具有非常强的抵抗能力,请写出乙细菌具有抗鞣质能力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鞣质对甲细菌的杀伤能力强于丙,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
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______
(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Ⅳ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CH3CO﹣Cl反应生成Ⅱ,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与Ⅱ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烷烃A只可能有三种一氯取代产物B、C和D。C的结构简式是。B和D分别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都只能得到有机化合物E。G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以上反应及B的进一步反应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B转化为F属于_______反应,B转化为E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3)写出F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C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个峰
(5)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基因分别用A、a和B、b,已知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已知男性中乙病患者概率为1/16,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6个体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卵细胞,且比例相等
C.Ⅱ-9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3/5
D.若Ⅲ-13个体与人群中一正常女性结婚,子代中两病皆患的概率为1/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