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的共同作用才能形成的物质是(  )
A.呼吸酶B.消化酶C.光合酶D.性激素

分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膜都有关.

解答 解:A、呼吸酶属于胞内蛋白,不是分泌蛋白,A错误;
B、消化酶原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膜都有关,B正确;
C、光合酶属于胞内蛋白,不是分泌蛋白,C错误;
D、性激素属于脂质,不是分泌蛋白,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的化合物是否是分泌蛋白,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传递至靶细胞,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动物的器官,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甲]下丘脑.该器官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分称为突触,兴奋通过该结构时,信号转变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a、b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抑制(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作用.若激素①表示雌性激素,则物质b是促性腺激素,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激素①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f的活动以及g、h的形成,即影响基因的表达(或蛋白质的合成或转录和翻译)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3)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该细胞分泌的激素②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动物和人体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某些物质的存在。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存在着许多物质,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以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A.糖尿病、肠炎 B.胃炎、肾炎

C.糖尿病、肾炎 D.胃炎、肠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斑纹会向其天敌发出不能捕食的信息,从信息传递的类型分析黄蜂的体色属于(  )
A.生物信息B.化学信息C.物理信息D.行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若该结构代表细胞膜,其功能不包括(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直接参与图中A物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驻伊美军生擒了落荒中的萨达姆.萨已面目全非,让人很难辨其真伪.假如你是一位专家,你认为在美国情报局原已获得萨达姆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皮屑标本的条件下,哪种鉴定方法最可靠(  )
A.研究嫌疑人的牙齿结构、成分和年龄,然后进行分析判断
B.鉴定指纹特点,并与档案指纹相比较,进行确认
C.检测嫌疑人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并与档案的相比较
D.检测嫌疑人口腔上皮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并与档案的相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abcd
产生CO2的量30mol9mol12.5mol15mol
产生酒精的量0mol9mol6.5mol6mol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氧浓度为c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C.b值对应的氧浓度为零
D.氧浓度为d时,有$\frac{1}{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玉米相对性状差别显著,易区分观察;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生长期短,繁殖速度快;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将纯种甜玉米与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结果在甜玉米果穗上结甜粒和非甜粒.在非甜玉米果穗上只结非甜粒.甜粒与非甜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非甜粒.欲获得杂种F1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为准确起见,应选用上述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粒玉米粒进行播种.
(2)正常玉米雌雄同株,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T_的植株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和bbtt的植株为雌株.该研究小组让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接受基因型为BbTt植株的花粉,将收获的种子种下后,得到正常株1201、雄株1210、雌株2430.
①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规律
②要使后代只产生雄株和雌株,必须选用基因型为bbtt(♂)和bbTt(♀)的亲本进行杂交.
(3)玉米的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测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研究小组从果穗上取黄粒和红粒种子,分别种植后自交,若只有红粒玉米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红粒为显性性状;若黄粒及红粒玉米的自交后代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应进一步采用黄粒玉米与红粒玉米杂交的方法进行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