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AD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的化学元素是(  )
A、C、H、O
B、C、H、O、N、P
C、C、H、O、N、P、S
D、C、H、O、N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膜的成分
专题: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3)脂质是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
(4)糖类是由C、H、O元素组成.
解答: 解:(1)ADP的化学元素组成为C、H、O、N、P;
(2)脱氧核苷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
(3)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元素组成为C、H、O、N、P.
所以AD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元素的相关知识,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
B、细胞分化的主要标志首先是细胞内开始合成新的特异性的蛋白质
C、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D、核糖核酸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研人员将一棵绿色植物放置于锥形瓶内如图1,锥形瓶瓶口则以插有二氧化碳感应器的橡胶塞密封,感应器外端与电脑相连,该研究员利用电脑显示器观察并记录到锥形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连续60分钟的变化的结果如图2,检测期间植物有时照光(固定的光照强度),有时则处于完全黑暗中.试根据图文材料回答:

(1)检测之初,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为
 
ppm,锥形瓶内第60分钟的氧气浓度比测定之初的氧气浓度
 
(选填“高”或“低”).
(2)检测期间的最初10分钟时段,此时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3)检测期间的第49分钟时,植物
 
(选填“有”或“无”)照光,此刻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4)将该装置再置于完全黑暗中20分钟,经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600ppm,氧气浓度减少了500ppm,在此时间段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的摩尔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并产生抗体
C、E细胞和M细胞核内DNA相同,细胞质内RNA种类有差异
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产生的过程
C、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共同进化
D、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对某一过量砍伐后的马尾松林调查时发现:马尾松林中正发生着向栲树林演替,局部区域已形成栲树占优势的栲树林.调查结果显示,马尾松林中,低于0.3m的马尾松苗很多,但高于0.3m的马尾松幼树很少,而在栲树林中只有树林边缘才有马尾松分布.为了揭示该演替的机理,研究小组进行大量实验,并测量了马尾松和栲树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图1和表1.据此分析完成下列回答:
表一:马尾松林不同时间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Lx)
时间
光照强度
位置
6点10点12点14点17点
0.3m高处1503505001000150
1.2m高处600140020004000600
最高处3000700010000200003000
(1)马尾松、栲树的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为主动运输,能为该过程提供ATP的细胞器是
 

(2)研究马尾松和栲树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情况,可采用
 
(方法)进行分离.如果要观察它们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可选幼根表皮制片后用
 
染色,再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3)如图1所示,当光照强度超过1200Lx时,栲树的光合强度并没有明显变化,此时限制栲树光合作用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答出2点).
(4)研究发现,低于0.3m的马尾松幼苗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所以马尾松林中低于0.3m的马尾松苗很多;但高于0.3m的马尾松幼树很少,表明大多数马尾松幼苗没有长成幼树,据图1及表1中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5)上述研究表明,在马尾松林中,对光照强度强弱需求不同的马尾松和栲树构成了群落综合的
 
结构,马尾松林的演替过程属于
 
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衣藻B、发菜
C、酵母菌D、菟丝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和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
 
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经处理后得到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
 
;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等量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
 
及存活率.
(3)为验证T细胞起细胞免疫作用,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