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
基因型AA____Aa____aaB___、aa__D_、aaB_D_aabbdd
(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其中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有9种.乳白花植株自交能否出现后代全部为乳白花的植株?不能(填“能”或“不能”).
(2)黄花植株同金黄花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黄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黄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金黄花植株的概率最高为$\frac{1}{4}$.
(3)乳白色植株在产生配子时,基因A和a的分离(不考虑交叉互换)发生在时期.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期.
(4)若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将出现4种不同花色的植株,若让其进行测交,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1.

分析 1、由题意知,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自由组合定律同时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解答 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AA存在时都表现为白花,因此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的种类是1×3×3=9种;白花后代的基因型都含有AA,因此都能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乳白色花的基因型是Aa____,自交后代AA____、Aa____、aa____,因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由表格信息可知,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___、aa__D_、aaB_D_,金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二者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因此子一代只有1对基因是杂合的,所以亲本黄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黄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金黄花植株的概率最高为$\frac{1}{4}$.
(3)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乳白色植株在产生配子时,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时期减数第一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两极而分开.
(4)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3个分离定律问题:①Aa×Aa→$\frac{3}{4}$A_、$\frac{1}{4}$aa,②Bb×Bb→$\frac{3}{4}$B_、$\frac{1}{4}$bb,③Cc×Cc→$\frac{3}{4}$C_、$\frac{1}{4}$cc;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是白花AA____=$\frac{1}{4}$×1×1=$\frac{1}{4}$,乳白花Aa____=$\frac{1}{2}$×1×1=$\frac{1}{2}$,黄花aaB___+aa__D_+aaB_D_=$\frac{1}{4}×\frac{3}{4}$×1+$\frac{1}{4}×1×\frac{3}{4}$+$\frac{1}{4}×\frac{3}{4}×\frac{3}{4}$,金黄花aabbdd=$\frac{1}{4}$×$\frac{1}{4}×\frac{1}{4}$,比例是16:32:15:1;如果让其测交,可以将自AaBbCc×aabbdd的由组合问题转化成3个分离定律问题:①Aa×aa→Aa:aa=1:1,②Bb×bb→Bb:bb=1:1,③Dd×对的→Dd:dd=1:1,测交后代中乳白花占$\frac{1}{2}$,黄花是aaBb__+aa__Dd+aaBbDd=$\frac{3}{8}$,金黄花aabbdd=$\frac{1}{8}$,因此测交后代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1.
故答案为:
(1)9  9  不能
(2)aaBBdd或aabbDD  $\frac{1}{4}$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4  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1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发生的时间,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学会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
(一) R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材料、用具:S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器等.
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型菌落;
②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S型菌落;
(1)艾里弗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①②③中表达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④S型细菌的DNA+DNA酶+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型菌落;
(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转化因子);
(3)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4)肺炎双球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肺炎双球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二)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试回答:
噬菌体细菌
核苷酸32P标记31P
氨基酸32S35S标记
(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0个,只含有31P的有98个,同时含有32P和31P的有2个.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元素,由此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35S元素,这是因为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细菌体内用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3)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选取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能否用14C和18O标记?不能(能或不能)说明理由:S仅存在于蛋白质外壳中,而P则存在于DNA中,不能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这两种元素,侵染细菌后无法确认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对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采取保护措施
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面是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之一可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来检测
B.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H]但不消耗[H]
C.用H218O浇灌植物,可在葡萄糖中检测到18O
D.可用适宜的低温、低湿及低氧条件来延长苹果的保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早期胚胎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C.癌变的细胞,其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D.细胞凋亡的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定指标\处理方式 外源(μmol/L)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
 0 0.0010.01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1)根的背光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单侧光影响根部生长素的运输,造成生长素在两侧分布不均,表现为背光侧生长慢,向光侧生长快.
(2)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处理,根的生长速率有明显不同,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若用实验中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处理水稻幼苗的芽,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异,原因是根和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3)某同学经查阅资料发现,某些植物的生长是生长素和生长抑制物质共同调节的结果.该同学推测根背光生长的原因并不是单侧光影响根部生长素运输,而是单侧光促进根部生长抑制物质分解引起,若该同学推测正确,实验中第五组的实验结果应与第一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T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出(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研究表明,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效应T细胞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宁微山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暑期作业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7NO2)、天门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 。则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y﹢12个 B.z﹣12个

C.w﹢13个 D.(w﹣13)/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