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Aβ“漏出”细胞膜,导致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神经纤维缠结。

(1)由题意可知,Aβ可通过 方式“漏出”神经细跑,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量 ,使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 ,从而使AD病患者表现出记忆障。

(2)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若缠结点在图中的 (填“a”、“b”或“c”)处时,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

(3)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据研究是由于体液中的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是 (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执行功能的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的神经细胞,会发现细胞核出现体积 、核膜 、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细胞衰老的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甲、乙两组同学欲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两组同学所做实验回答:

(1)甲组同学用三个不同浓度C1、C2和C3的生长素做实验,测得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α1、α2和α3,且关系为:α1>α2>α3,则你根据甲组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果,推测一下不同弯曲角度对应的浓度C1、C2和C3之间大小的关系有4种可能;若已知弯曲角度α3对应的浓度C3不是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请问甲组同学如何通过进一步实验找到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
请设计实验操作思路:在该生长素浓度即C3基础上,分别在低于C3和高于C3的范围增加一系列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2)乙组同学用另两个未知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做实验,测得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αX、αY,且关系为:αXY.乙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比较浓度CX和CY的大小,用燕麦胚根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向右弯曲生长,则CX大于(大于、小于)CY,这个实验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嘉兴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图,乙中的I、II、III是神经元质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的出现时转运蛋白I活动导致的

B.bc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II开启导致的

C.cd的出现是转运蛋白III开启导致的

D.ab段时的神经元质膜为外正内负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综生物试卷(A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都不断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这就是生态系统的 ,其特点是具有 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地流向下一营养级,原因是 。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3)大多数昆虫中,雌虫能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性外激素属于生态系统信息种类中的 信息,这说明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此原理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这种防治技术属于 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综生物试卷(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有相同的mRNA

B.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C.衰老细胞内色素积累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D.致癌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邯郸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

B.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Ⅲ7中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Ⅰ3,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A.用35S标记噬菌体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B.用人的成熟红细胞观察DNA、RNA的分布

C.用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D.用T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1、图2分别表示某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DE段;基因的自由结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BC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b、c(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请分折回答:

(1)乙图所示植物浸泡在完全培养液中的细胞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③④(从甲图选标号).
(2)甲图中①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
(3)甲图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②(写标号).
(4)若将乙图密闭装置每天适宜光照12小时,几周后植物死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水槽缺氧,根系进行无氧呼吸;钟罩内的CO2减少,使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因原料不足而不能正常进行,导致有机物用光.
(5)如果将图乙放在黑暗处,在短时间内,植物叶肉细胞的X物质迅速上升,主要是因为ATP与[H]不能生成,使X物质无法被还原,C5还仍然固定CO2生成X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