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Bb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BE:Be:bE:be=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_E_:B_ee:bbE_:bbee=9:3:3:1.
解答 解:(1)由题意知,鸭羽毛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雌雄蓝羽鸭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蓝羽鸭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由实验可知,后代蓝羽、黑羽和白羽的比例总是为2:1:1,因此Bb表现为蓝羽,BB为黑羽,bb为白羽;黑羽与白羽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都表现为蓝羽.
(2)由题意知,短腿鸭与短腿鸭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腿,因此短腿是显性性状,正常腿是隐性性状,短腿鸭的基因型是Ee,按照分离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ee=1:2:1,后代中总是出现$\frac{1}{3}$的正常腿,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纯合致死.
(3)由(1)黑羽的基因型是BB,由(2)可知,短腿的基因型是Ee,因此黑羽短腿鸭的基因型是BBEe,蓝羽短腿鸭的基因型是BbEe,二者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是2×2=4种;黑羽短腿鸭的比例是BBEe=$\frac{1}{2}×\frac{2}{3}=\frac{1}{3}$;对于E、e这一对等位基因来说,Ee×Ee→EE:Ee:ee=1:2:1,其中EE胚胎致死,因此成活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2:1,e的基因频率是$\frac{2}{3}×\frac{1}{2}+\frac{1}{3}=\frac{2}{3}$.
故答案为:
(1)Bb 全为蓝羽
(2)短腿 EE
(3)BBEe 4 $\frac{1}{3}$ $\frac{2}{3}$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遗传规律解释性状偏离比现象,并按照遗传规律进行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复制场所是细胞核 | B. | 可转录形成多种mRNA | ||
C. | 在该基因上有5种含氮碱基 | D. | 在X染色体上存在其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六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在分裂的细胞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B.③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的
C.脱氧核苷酸、RNA等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
D.①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 |
B. | 血浆pH--CO2浓度 | |
C. | 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 |
D. |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传出神经运输到全身各处 | |
B. | 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 |
C. | 去甲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反馈调节 | |
D. | 与肾上腺髓质细胞相比,神经元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调节作用时间短、范围局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体的富营养化会使水体缺氧、有毒物质积累,对鱼类生长繁殖不利 | |
B. | 富营养化水体的表层往往漂浮有人量藻类群体 | |
C. | 这些废弃物经微生物分解后的产物,可为水稻生长供能 | |
D. | 养殖废水灌溉稻田,可增加土壤肥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亲本 | 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 |
组合一 | ①×② | aBD:AbD=l:1 |
组合二 | ②×③ | ? |
组合三 | ①×④ | abd:aBd:abD:aBD=l: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麦植株缺B,将会造成其产量下降可通过喷洒生长素类似物来补救 | |
B. | Mg是叶绿体中叶黄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 |
C. | 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 |
D. | N是组成氨基酸、ATP、NADPH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