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下图表示两种细胞(左为狗淋巴细胞、右为水稻叶肉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内写数字,“___”上写文字):
(1)图中结构1是 ,其主要成分是___ __;结构7是_______,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2)水稻叶肉细胞中没有,且与狗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
(3)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最可能为 细胞。
(4)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则紫色色素主要存在于[ ] 。
(5)上图中含有少量DNA且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 (只填图中相应数字)
(6)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在B图中的[ ] 进行。
(7)上图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8)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一般呈球形,而蚕豆叶肉细胞呈长方形,从细胞结构上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腔上皮细胞无____________。
(1)细胞膜 脂质和蛋白质 细胞壁 纤维素和果胶
(2)13 中心体
(3)低等植物
(4)2 液泡
(5)4和9
(6)4 叶绿体
(7)11 核糖体 13 中心体
(8)细胞壁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1为细胞膜,其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构成。2为植物细胞壁,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2)植物细胞中没有,动物细胞有且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中心体。
(3)叶绿体存在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的植物细胞中,故为低等的植物细胞。
(4)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色素为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
(5)含有少量DNA且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6)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7)不含磷脂的细胞器,即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8)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所以造成了植物细胞呈长方形,动物系白呈球形。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以及正确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图是_____细胞的模式图,该细胞中有[ ]_____,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与人的细胞相比,它所特有的结构是[ ]_____和[ ]_____;
与烟草叶肉细胞相比,它所特有的结构是[ ]____。
(3)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运输的通道是[ ]_____。
(4)图中⑨是_____,它在人的乳腺细胞中与____有关。
(5)图中能直接发生转化的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
(6)与水的生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7)在豌豆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C代表 。
(2)细胞膜功能特点是 ,结构特点是 。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它们可用图乙中的①表示的是 ,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 。
(4)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甲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甲中编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如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⑴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⑵⑤中所包含的化学递质可与①作用改变[ ] ___________的离子通透性;结构①的形成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有关,结构⑤___________的形成与细胞器___________有关。
⑶若⑦内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⑦外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___________于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7分)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则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小王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请完成下面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
(1)设计原理:
①
②
(2)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
②甲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 ,观察现象。
③乙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观察现象,
(3)现象及结论:
①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患 。
②若乙试管出现紫色物质,则尿液中有蛋白质,可能患 。
③若 ,可能同时患糖尿病和患肾炎。
④若甲、乙试管均无明显现象,则小李不患糖尿病和患肾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主要的过敏原。课外小组的同学对北安河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中的豚草及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1)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2)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
(3)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5)如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龙葵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种名 年份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曼陀罗 | 3.0 | 2.1 | 1.1 | 0.3 | 0.1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灰绿藜 | 3.2 | 2.8 | 1.7 | 1.3 | 0.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7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引起的,人类也会因猎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此病的恒温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就目前而言,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
要研制狂犬疫苗,必须知道狂犬病毒的大分子组成,设计实验探究其物质组成。
(1)实验原理:RNA溶液遇吡罗红染液显红色。
还需要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的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甲基绿染液;
③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吡罗红染液;
④向C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表格并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利用溶氧量变化来测定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装置。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是为了提供CO2。请回答:
(1)黄瓜叶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
(2)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 ,此时,叶绿体中的 碳化合物含量下降, 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3)若提高恒温水浴的温度,则光合速率 。若将光源远离反应杯,则光合速率 。
(4)该法同样可用于叶片呼吸强度的测定,只需对反应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根据所学的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I.(10分)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 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 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 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mL的 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 4滴 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若 ,则该待测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不符合质量标准。
II.(10分)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⑤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⑥观察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态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填序号),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 ,实验过程中用到酒精的是 ,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研磨操作的实验有 。
(2)在做生物学观察类实验时,有的需要染色或反应后显色来观察,有的不需要染色就可直接观察即原色观察,上述实验中属于原色观察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